我的MEMOJI(繪文字) | 美感教育

我的MEMOJI(繪文字)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永和區頂溪國民小學
  • 教師:劉彥汝
  • 課堂: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安妮新聞》第四期為導入,引領學生從閱讀中啟發思考與創意。課堂開始,師生安靜閱讀《安妮新聞》,透過提問引發學生對內容的興趣。教師導讀第8頁「如果法老王也可以傳訊息」,重點討論繪文字的演變歷程,從古代甲骨文到現代表情符號的跨時代變化。同時結合電影俱樂部的猜電影名活動,讓學生體驗繪文字在現代文化中的應用。

為深化學習,教師展示 MEMOJO(繪文字)示範作品,讓學生猜測其意涵,進而揭示答案為教師的姓名。隨後,學生以自己的姓名為主題,設計專屬繪文字,運用圖畫紙展現創意。課後,作品將交由班級導師進行猜測,增加趣味性與互動性。

此外,學生可延伸創作其他主題的謎語式繪文字,進一步探索繪文字作為視覺語言的潛力。本課程不僅讓學生了解繪文字的文化與歷史背景,還能激發其創意思維與表達能力。

課程目標

  • 理解繪文字的文化與歷史背景
    引導學生認識繪文字的起源與演變歷程,從古代甲骨文到現代表情符號,探索其在跨時代與現代文化中的應用與意義。
  • 激發學生的創意與表達能力
    透過設計專屬於自己的繪文字,培養學生將日常生活經驗融入創作,增強視覺表達力與思維創造力,並透過互動活動提升學習樂趣。

教師課後省思

  • 問題1:學生創意發想的限制
    部分學生在設計繪文字時,可能因缺乏靈感或視覺語言基礎而感到困難,作品過於單一或雷同。
    對策:在課程中增加更多範例展示,提供多元文化背景的繪文字參考(如古埃及象形文字、原住民圖騰等),並透過引導性提問幫助學生拓展設計思路。
  • 問題2:課堂時間掌控
    由於創作活動需要充裕的時間,部分學生可能無法在課堂內完成作品。
    對策:調整課程節奏,將設計繪文字的活動分階段進行,例如先完成初稿,再以課後延伸活動的方式完善作品,確保學生有充足時間發揮創意。
  • 未來規劃:強化互動與推廣應用
    將學生的繪文字作品轉化為更多實際應用場景,如設計成班級專屬貼圖或加入校園活動中,提升學生參與感與成就感。此外,可結合數位工具(如繪圖軟體或簡易設計平台),讓學生體驗創作數位化繪文字的過程,進一步拓展課程的深度與廣度。
劉彥汝
新北市永和區頂溪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