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課程分成三大部分:
一、構成概念的建立
希望透過美感KIT操作:1.讓學生透過矩形的切割重組,體驗「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協同運作」,例如從屬、階層、重要性;2.將生活物件類比為紙片進行再次重組,思考「訊息內容與單位的幾何性質」,如大小、比例、位置關係;3.將元素改為倍數關係,重新排列組合,觀察群組在閱讀的焦點、方向性、順序的影響。
以前述操作形的的思考架構,觀察、分析安妮新聞與美術課本的排版方式,並加入2020年釋出的〈排版之歌〉影片針對影片中提出的對齊、放大、分類、留白進行分組討論。
二、色彩與自我印象與配色黃金比例
日本資生堂公司「我的蠟筆計畫」、巴西藝術家安潔莉卡.達斯(Angelica Dass)思考每個人的膚色都不同 ; 從荷蘭國王節的橘色、愛爾蘭聖派翠克節的綠色、台灣節慶的台灣紅理解歷史文化形成的色彩意涵 ; 操作AI Personal Color Finder,利用智慧型手機進行個人色彩檢測 ,並與同學討論AI測試結果與個人認知喜好的異同。介紹配色的黃金比例,操作配色網站colors,找出自己的黃金配色比例。
三、排版軟體的介紹
介紹CANVA版面編輯功能以及CANVA AI設計工具,例如魔術文案、魔術設計。
三、整合概念與排版技巧進行實作
由於canva介面非常直觀也很容易縮放、調整文字方塊的長寬,學生可以很容易將KIT操作過程中的矩形切割、排列概念代入,CANVA魔術工作室中文案生成,可以大量減少文字書寫的時間,讓學生可以更專注於版面排版的實作中。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夠觀察、欣賞生活中的構成案例
- 理解文化環境對於色彩的影響、找出適合自己的配色黃金比例
- 能夠理解幾何構圖的圖文版面布局概念
- 能夠利用操作CANVA編輯齣合宜的版面
- 能夠對自己與他人的作品進行表達與回饋
教師課後省思
- 構成概念的建立:
學生對美感KIT的操作感到陌生,必須在實作與觀念轉換間多加解釋、引導,才能讓學生理解。關於排版的四個原則:對齊、放大、分類、留白,「留白」是學生最陌生的觀念,在canva的排版操作時,需多加提醒。 - 色彩與自我印象與配色黃金比例
考慮到進度,在色彩教學上,以配色黃金比例為重心,讓學生體會主色、輔色、點綴色
,讓學生能更快掌握配色原則。 - 排版軟體的介紹
canva的操作非常直覺,學生能夠很快熟悉各項操作技巧,應用於版面編輯中。唯一需要提醒,將排版原則觀念應用實作之中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