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微生物」的距離 | 美感教育

課程資訊
  • 學校: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
  • 教師:李智翔
  • 課堂:生物
Read More

課程簡介

第一張學習單是個人的學習單。開頭先讓學生猜猜看,家裡的哪裡細菌密度最高,使其建立微生物是肉眼不易觀察,需借助放大工具協助才看得到。接下來,讓學生可以擔任小小偵探,猜猜看顯微鏡底下的圖片是什麼?最後,在圓形的圖案上畫下自己創作的菌落圖案並著色,發揮個人藝術與美感創造多彩的菌落圖案。

第二張學習單是團體討論的學習單,經由討論與分工合作完成小組學習單。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猜猜看下列哪種食物是由真菌製作出來的。在未知的時代(尚未具備微生物的概念)藝術如何想像疾病?在化作<阿什杜德的瘟疫>中推論老鼠代表、暗示了什麼?鳥 醫生的”鳥 ”裡塞了什麼東西?用來過濾”邪惡的空氣”。讓學生從畫作中,找出某物品代表的背後意義。在神經突觸圖案中,以分子的尺度來著色,讓學生感受微觀的神奇與複雜,並搭配顏色,建立美感教育。我們腳下的奇特生物,搜尋文章中”古菌”的特色?最頑強的生命是誰?『在我們認為不可能存在細菌的地方,我們找到了細胞。』這句話代表的含義是什麼?讓小組的學生分工合作,並在文章與圖案中搜尋到題目的答案,討論完成後,寫在小組的學習單裡。

課程目標

  1. 閱 J3 理解學科知識內的重要詞彙的意涵,並懂得如何運用該詞彙與他人進行溝通。
  2. 科 E1 了解平日常見科技產品的用途與運作方式。
  3. J9 樂於參與閱讀相關的學習活動,並與他人交流。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習單一微生物大百科
    A. 猜猜看:細菌密度最高的前三名,是簡化自細菌最愛的十大勝地,學生比較可以從五個答案中選得出來細菌密度最高的三個地方。
    B. 微生物~分佈在“生物五界”圖中的哪裡,則是第2頁中可以找到答案,配合現在七年級在學習的生物五界分類,學生可以從報紙上歸納出答案。
    C. 你也小小顯微偵探,猜猜我是誰??配合第6~7頁,學生反應熱烈,答案五花八門、天馬行空。
    D. 在圓形的培養基上,畫上創作的菌落(要著色),部分學生創作型態新奇、色彩豔麗:少部分學生比較退縮。
  2. 學習單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A. 猜猜看:下列哪種食品,是用真菌製自出來的,學生需要了解發酵食品與人類的關係,並且從學習過的國中生物整理出答案,才可以順利答對。
    B. 在未知(無知)的時代~(這四幅)藝術如何想像疾病,在圖畫與文字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C. Excitatory Synapse 突觸,在分子的尺度裡著色,需要膽大心細的配色與恆毅力。
    D. 我們腳下的奇特生物,需要從第9頁的大量文字中找到答案及些微的理解推論。
李智翔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