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透過《The Anne Times》第12期〈令人驚奇的女發明家〉與〈我是發明家!〉單元,引導學生從文本理解到創意實作,共進行兩節課教學。第一節課以閱讀理解與摘要整理為主;第二節課進入學生動手實作階段,以《我是發明家!》所提出的問題設計指引為藍本,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再進行小組腦力激盪與發明設計 。兩節課中穿插全班討論、分組合作與成果發表,並以討論方式或設計思考步驟引導學生反思,旨在培養閱讀整理能力、創意解決問題與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深化對「發明」的認知與興趣。
課程目標
1.能準確找出報導中三位女性發明家的關鍵資訊
2.練習以簡潔文字和圖像摘要發明原理與社會影響
3.培養閱讀理解力與資料整理能力
4.培養從生活觀察問題與提出改良解決方案的能力
5.練習使用設計思考步驟進行小型發明設計
6.增強口頭表達與團隊合作溝通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1.常見問題與對策
- 畫不出真正重點,有些同學把整段都畫色 先示範「先少後多」的遞減畫法,再請學生互相檢查。
- 小組發言不平均,愛說的同學一直說,安靜的沒機會,用「組長‑記錄‑發表」固定角色,並輪流計時。
- 時間不夠做, 學生找材料花太久,課前準備材料包與樣張,並設定倒數計時器提醒。
2.未來教學規劃
- 加入數位工具:下次可嘗試用平板畫簡易 3D 圖,讓想法更立體。
- 邀請真實講者:安排線上訪談女工程師或創客,讓學生提問。
- 舉辦小小發明展:把作品拍照,上傳班級網頁,讓家長也能留言給回饋,形成學習循環。
透過簡單明確的流程、適齡的工具與持續的反思,四年級學生能在「閱讀→想像→實作→分享」中不斷成長,也為課程在更多班級推廣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