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教學設計以圖像為引,透過「安妮新聞」的豐富圖像,結合「看圖說情緒」及「基本情緒圖鑑」等資源,引導學生認識、辨識與表達情緒,並進一步連結自身經驗與綜合課本,以讀寫整合的方式呈現,達成國語文學習與情緒教育的整合,培養學生覺察與表達自我感受的能力。
教學設計以學思達與MAPS理念為基礎,著重學生先自學和思考,並透過小組討論與合作學習,以達成本課程學習目標。
總結來說,課程設計著重跨領域融入,連結學生生活;以安妮新聞素材激發學生多元思考;教學策略結合學思達;作文練習以生活為本,深刻表達情緒與紓解。
課程目標
- 能從圖片和文字中辨識不同情緒,並使用情緒詞彙描述情緒感受。
- 結合生活經驗,挑選情緒圖卡,書寫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情緒及想法的完整句子。
- 能挑選三張情緒圖卡,描述自己曾在不同場景下的情緒感受,延伸為文章中間分說段落,並結合所學處理及抒發情緒的方法作為情緒轉彎的總結段落,串聯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 願意分享自身情緒經驗。
- 學習以合宜的方式調節與抒發情緒。
教師課後省思
- 安妮新聞10情緒急轉彎的素材真的很特別!它的32張「看圖說情緒」圖片,讓孩子能聯想並發表自己的情緒,讓學生更加明白:我們的情緒有很多種,就像彩虹一樣豐富多彩!我們要學著辨識並包容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並學習如何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身情緒。
- 本班上過芯福里的EQ課程,還有國語第二單元與綜合第二單元,都融入情緒課程,但是課程上過就沒了,不知道學生們能留下什麼,是否能將課程所學融入自身,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又或者能否將課程內容,作為自己情緒表達時的選擇、轉化或抒發方式。這份刊物恰好讓身為教師的我,能夠更加完整的引導學生從國語教材出發,融合綜合領域內容,並巧妙結合在學期間接觸到的正念與EQ課程,將情緒教育融入學生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而學習排解多元情緒。我發現:學生透過此次寫作課程,更認識情緒來源,深入思考情緒與自身發生的事件之連結,並透過文字表達出來。而其中最大功臣,要歸功於安妮新聞10情緒急轉彎的「基本情緒圖鑑」和「情緒探索地圖」等版面資料中提供如何表達情緒的層面與句型。
- 安妮新聞10情緒急轉彎的第7面中,列出的情緒參考詞彙共64個,對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生而言,太多了,而且有些詞語對三年級學生來說也有些艱深,進而產生干擾,教師須在課程中加以說明。
- 教師在進行共備時,教師社群裡的二位夥伴提到:「安妮新聞Vol.10情緒急轉彎整份版面畫風偏向粗黑條,尤其是「看圖說情緒」的32張圖片,色調偏暗,容易給人一種沉重感。對三年級的學生而言,色調鮮明、粗線條少一點,可能會更好。」因此,我在進行教學時,有先跟學生做說明,引導學生多著重在圖片情境聯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