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報.閱讀人 | 美感教育

悅讀報.閱讀人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
  • 教師:吳淑敏
  • 課堂:國語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閱讀是終身的事,但報紙字多圖少,若閱讀後還要寫「作業」,這些無形的壁壘阻隔學生透過讀報獲取知識的路徑,更難享受閱讀樂趣。

安妮新聞融合美感設計和知識體系,每張圖都有故事,而每個故事都是未完待續,足以引領探究的好奇。因此,本節閱讀課讓學生的興趣引導閱讀行為,同時融入「知彼解己」的好習慣養成,讓尚未有興趣閱讀的學生以小記者身分,從另一個角度進行「閱讀」,希望能在非制式要求的情況下,讓好奇心帶著學生探究,並感染閱讀樂趣。

透過讀者組和記者組的對談和分享,學生有機會看見別人的看見,核對彼此的想法感受;也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表達自己所理解的,提出自己還想知道的。我相信,這是閱讀最「自然」的樣貌。

課程目標

  1. 認識安妮新聞,說出安妮新聞和一般報紙不同的地方。
  2. 讀者組:在閱讀中獲得新知和樂趣,說出已知和想知。
  3. 記者組:練習尊重和好奇的觀察方法,記錄、分享觀察結果。
  4. 透過主動表達和核對結果,練習真正的傾聽,培養知彼解己好習慣。

教師課後省思

  1. 這是全班第一次接觸安妮新聞,有別於傳統報紙的編排設計和知識連結,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充滿興趣,渴望閱讀。因此,我將原定要連結食農教育閱讀植物方舟,改為依閱讀興趣分組,相信興趣會讓閱讀更有動力,這樣的方式也能讓安妮新聞發揮最大閱讀效益。
  2. 對於部分表示對報紙內容不感興趣的學生,則安排小記者觀察任務,目的在於讓學生有機會去看見和了解別人的觀點,促進彼此瞭解,也希望這些學生也能受讀者熱情感染,願意主動閱讀。在課後回饋中,有些小記者許願下次也要閱讀安妮新聞,有些小記者則喜歡觀察和訪問同學,了解同學的喜好。
  3. 這是一節充滿變化、彈性和成長的閱讀課程,我們閱讀報紙,也閱讀人。因為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意願,讀者組學生在各自的閱讀世界中收穫豐碩,記者組學生也有了新的發現和體會。
吳淑敏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