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妖怪的奇幻世界 | 美感教育

恐懼妖怪的奇幻世界

課程資訊
  • 學校:臺中市南屯區黎明國民小學
  • 教師:史于真
  • 課堂:美勞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先民們將對大自然的敬畏,化為神獸,加上近年來日漸注意孩童們的心理健康,教師觀察到孩童們心中有存著不安、焦慮與恐懼,將此此兩個議題做結合,設計出這堂課。

這堂課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將內心深處的抽象恐懼轉化為具象的形象,透過創造屬於自己的恐懼妖怪,幫助他們深入理解並坦然接受自身的情感。當學生將模糊的恐懼賦予具體的外觀和特徵時,他們不僅能以視覺的方式重新審視這些感受,更能在此過程中發揮無限的創意設計能力。

創造恐懼妖怪的過程,像是一次心靈的旅程,讓學生有機會與自己的恐懼對話,從而更全面地探索內心世界。他們透過設計出妖怪的外觀、特徵和故事背景,將內在的恐懼外化為可掌控的形象,進一步減輕恐懼帶來的心理負擔。

這堂課不僅是一場創意的冒險,也是一個讓學生認識自我的契機。當他們將自己的恐懼化為藝術創作時,便能在分享與交流中發現共鳴,彼此支持,增強心理的韌性與勇氣。最終,這堂課讓學生在藝術的領域中,以創作為橋樑,建立起自我理解與接受的力量。

課程目標

  1. 讓學生能覺察並表達他們的恐懼來源與感受。
  2. 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恐懼轉化為具象的妖怪形象。
  3. 培養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通過妖怪的外觀、特徵和能力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4. 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安心分享並討論自己的恐懼與創作。
  5. 增進學生對自身情緒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6. 鼓勵學生以藝術創作為媒介,探索和面對內心的恐懼。

教師課後省思

1.學生對恐懼的表達能力差異:有些學生能夠輕鬆地將恐懼轉化為具象的怪獸,而某些學生則可能難以表達或具象化他們的恐懼。這可能與學生的情感成熟度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有關。

對策:提供更多的引導和範例,使用圖像或故事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並設計簡單的分步指導,幫助那些需要更多支持的學生。

2.對恐懼話題的敏感性:教師發現部分學生對於談論恐懼或分享內心的恐懼感到不安,甚至可能觸及他們的一些敏感情緒。

對策:在課堂開始時強調這是一個安全且無需分享的空間,尊重每個人的界限。也可以提供選擇性分享,讓學生可以選擇只向教師展示作品,而非公開分享。

3.時間管理:設計怪獸和填寫學習單可能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完成。

對策:原本設計活動時間為兩節課,但可以將課程新增為三節,第一節專注於討論和構思,第二節則集中在設計,第三節進行分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完成創作。

 

 

史于真
臺中市南屯區黎明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