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國中時期的青少年對性別議題充滿了好奇,有些甚至存在著性別認同的疑惑,藉著設計廁所性別的標誌,讓學生觀察生活裡關於性別的色彩表現如何?而這樣子的安排是否理所當然?再進一步探討其中的合理性並思考相關的社會問題,甚至是從新聞事件都可以發現性別不平等或不平權的狀態,我們如何去正視這一個問題,比較近年來國際上對性平議題的各種文章,提出哪些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甚至跨性別廁所存在的,在未來可否取代兩性的模式,使學生對兩性平權更有意識,擁有更包容和平等的環境,並通過創意來促進性別平等的實現。希望這個課程能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並啟發他們對性別議題的更深入理解和關注。
美感預期成果
- 提高學生的性別意識,在生活中看見性別與跨性別、性別不平等相關議題,打開性別之眼。
- 理解性平教育涵義,培養學生性平素養。
- 思考色彩與質感所賦予的意涵運用於生活環境中。
教師課後省思
性別平等似乎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議題,但在習以為常之下卻不曾深入去思考內在的問題。在課程裡學生們體認到這些不平等的存在,並且開始想像面臨到的時候會如何去應對?面對這樣的問題可否由自己做起,做到尊重與共容,性別平等不只是權利的問題,更關乎社會價值與尊重。男性與女性應享有相同的機會,不受刻板印象限制。然而,仍存在薪資差距、職場天花板及家庭分工不均等問題。女性在職場常遭遇升遷障礙,男性則承受傳統性別角色壓力。藉由課程,提醒學生思考現實中的問題,仍需持續努力,推動真正的平等與包容。打破刻板印象而不受限於性別,讓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能力與興趣發展,實現真正的公平與多元共榮的社會。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