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讓學生透過對色彩的發現探討與分析,試圖從中更認了解其代表含意,並藉由配色娃娃來尋找色彩搭配的可能性。
關注現今因快時尚流行與消費為模式改變下,在生活中造成衣物過剩問題,借此課將個人的舊衣物,先審思其價值與意義接著就顏色讓同學進行色彩分析並用個人繪製的手勢簡易圖來重新改造,將舊事物賦予情感連結延續存在價值。
因跨學科領域的主題學習,此課程將運用縫製也結合家政、手工的各種縫紉方式來完成,提升或增強同學於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並體認技術與優劣是無分性別差異 ,發覺自己的可能與 潛能,手製一個可以代表自己心情內在色彩的娃娃吊飾。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色彩重新認識自己
  2.  體驗與發現到色彩是很直覺且直接的能呈現出心理狀態與情緒
  3. 發現原來舊衣物或廢棄物能這樣的再利用
  4. 學生未來會重新思考與欣賞二手物件的改造可能,而不隨意浪費
  5. 學生發現自我創造潛能的提升與肯定
  6. 從過程中體驗到原來色彩在視覺上會帶給人很大的感受差異
  7. 學生更能思考如何搭配造型與色彩才是比較美好的呈現方式
  8. 透過展示,讓同學能發現彼此的創意
  9. 原教案為南區屏東縣立明正國中陳一瑋老師設計,將舊衣改造結合色彩的概念,並利用有趣的手勢圖來展現創造力及色彩的搭配。我將課程調整為立體吊飾娃娃,改在九年級實施,一方面9年級同學已有基本色彩概念,所以引導他們用彩色娃娃表現自己的個性及將畢業的心情,透過色彩表達出來內在情緒感覺;也讓他們練習手作立體娃娃的能力,完成時彩色的娃娃們一同展示出來,更可感受色彩繽紛的力量,也可作為畢業的彼此贈禮及吉祥物。

教師課後省思

  1. 手縫技術:
    學生雖為三年級,但手縫程度不一,每個人的進度差異比較大,需要較長的時間週次進行,也要在過程中多進行示範及講解,未來也可以考慮和家政老師進行跨領域或協同教學,但普遍學生完成後都很有成就感。
  2. 配色實驗:
    在操作中我發現同學習慣用直覺選色,所以我限制他們設計兩種不同的娃娃配色來擇一,並添購許多各色的小飾品,鈕扣、鈴鐺、緞帶、蝴蝶結等,規定他們最多選2樣飾品,讓他們可以真正去進行實驗及比較,深化體會色彩搭配畫龍點睛的效果。
  3. 造型設計:
    在造型設計上,學生比較會從已有的動物人物上去設計,若未來希望更強調手勢的創意設計,可以加強此方面的引導嘗試及規定,並再加強深化手勢造型及色彩搭配的關聯性。
  4. 舊衣顏色:
    因為是舊衣的再造,所以在色彩選擇上可希望同學多帶一些比較特殊的顏色衣服,增加選擇性,因為讓大家交換使用,所以也要提大家清洗乾淨,並選擇適合的質料;老師也可就缺少的色系再添購一些布料,讓同學做搭配。由於此次是第一次操作,未來也可以讓學生對於原舊衣圖案、花色、材質,做更多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