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翻閱「安妮新聞」時,看到標題「粉色和藍色」性別刻板印象正在摧殘英國年輕人的心靈,覺得非常適合中學生探討,因為許多學生從小就被灌輸性別意識,漸漸形成他們的價值觀。因此,本次課程透過學生日常生活隨處可及的廣告素材,讓學生認識性別無關乎顏色、無關乎商品,以此察覺自身對於性別的意識。
課程首先透過提問討論廣告與媒體之間的關係以及勸服關係,讓學生了解到廣告帶有商業行為,是有其背後利益。接著進行「廣告放大鏡」活動,討論日常生活中接受到的廣告資訊,透過觀看影片討論廣告中的刻板印象以及性別議題。再來進行「大家來找碴」單元,透過學習單圖片與影片,找出廣告中是否存在刻板印象或性別不平等現象。最後一節課將帶學生至 7-11 超商選購商品,利用檢測表請學員自行勾選,購買商品時的廣告性別意識,並於課堂公開分享結果並進行討論。
課程目標
- 能發現廣告與媒體之間的關係以及勸服關係。
- 能透過觀看影片發現廣告中的刻板印象以及性別議題。
- 能找出廣告中存在刻板印象或性別不平等現象。
- 能察覺自身對於性別的意識。
教師課後省思
-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學生根深柢固的性別觀念,無法透過三堂課的時間深入探討,僅能就認知層面理解,無法深入到情意層面,要全面改變有待從家庭的日常生活開始,或與正式課程的融入協作。
- 未來的教學規劃未來在使用「安妮新聞」時,可盡量尋找類似的性別主題或延伸議題,藉此當作活動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