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這一兩年本校校園空間歷經結構補強與廁所改建 (廁所改建時形成一陣新聞風波,也是最好的機會教育 ),校園內有兩處的新舊迥異廁所空間,因此欲透過『博物學』式的採集,探索校園新舊兩邊廁所使用上的差異性。另外本校為教育部 「學美.美學——美感設計實踐計畫」 第一屆 108年度參與的九所學校之一,申請項目為校園空間指標設計,廁所外部的男女標誌設計是為其中一環。因當時執行時間不利於學校課程設計與參與,加上本校數年後將進行新大樓興建,希望可以真實結合學生設計,達到校園建築的參與式設計。 (已通過市府經費預算,唯動工遙遙無期……)。故而在本單元中,擬透過校園探索,環境觀察,由同學設計符合『和平』特色的男女廁所標誌。設計是透過各種角度思考規劃,來解決問題,讓環境符合人們各式需求與期待。本單元帶領學生透過生活環境面向理解藝術符號與設計如何介入與影響我們實際的生活。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從生活、物件或環境中觀察的對象,請列舉一至三點)
  1. 使用博物學方式採集,校園廁所空間結構對使用者的感受。包含蹲下後與四面牆的距
    離,不同便器的使用感,便器的大小高低 。洗手臺水龍頭高低、洗手台大小,材質……
  2. 各國或臺灣男女廁所符號顏色與設計,使用者對符號的掌握度(通用設計)。
  3. 廁所標誌設計元素分類 文字、圖像、穿著配件……
  • 美感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習的美術設計工具或技法,請列舉一至三點)
  1. 標誌設計——通用設計的要項、標誌設計媒材技法練習。
  • 美感概念(課程中引導學生認識的藝術、美學或設計概念,,請列舉一至三點)
  1. 色彩——廁所符號顏色與性別意識。
  2. 比例——廁所各種器物與人體比例關係,使用上的便利性。
    例如: 廁所門雖然是規格化尺寸,然而貼地磚或和地面有距離否(包含是否有被偷
    拍疑慮),對使用者心理是否有差異?男生便斗的高低設置(本校為完中,學生包含
    13-18 歲國高中,共用校園空間)
  3. 質感——兩邊有不同便器、洗手台有磨石子、磁磚設計;廁所地面有貼皮、磁磚等材質的差
    異,對清潔或使用上是否有影響?
  • 其他美感目標融入重大議題或配合校本、跨域、學校活動等,可依需要列舉

教師課後省思

  1. 執行廁所標誌單元時,恰好友校家長會發起該校廁所募款要外聘打掃人員專職取代學生自行打掃。(因為學生廁所髒亂,出現廚餘、便當飲料罐等非廁所垃圾。孩子禁水憋尿,家長捨不得……)故設計本單元時,特地觀察本校廁所垃圾桶,詢問學生與衛生組長,大約是一樓鄰近福利社廁所較有可能丟棄廚餘便當。廁所的髒污程度,大致在可容許範圍內。在引導學生觀察前,特地和學生討論,普遍調查之下,尚未有想要外聘打掃人員的念頭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外聘打掃,每位學生約需額外負擔600-800)。表示大家還能心甘情願地打掃廁所。
  2. 廁所的標誌材質部分,多限於想像。因此色彩部分五花八門,或有多色漸層但預計使用壓克力製作。材質學是另一門大學問,非老師目前專業所能企及,只能提醒同學,找資料時除了造型外,多觀察材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