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以色彩為課程主軸,從台灣的自然環境,體會大自然之美,並反思生活場域的配色問題,進而理解色彩在人為環境扮演的重要角色,開啟學習色彩的動機。

藉由校園探索與觀察,發現環境中出現的色彩,引發孩子對生活環境有感,利用色票找出環境中的色彩並對生活中的色彩進行分析與討論,找出具有美感的色彩配置,體認色彩調和的重要性,並能初步應用和諧的色調與衝突的色調,進而轉化為切入創作(廢瓶罐改造)的美感經驗。完成後利用色彩瓶與空間進行對話,思考色彩與環境協調嗎?色彩最為衝突的角落又是哪裡?藉此過程思考色彩的多元可能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且能辨識色彩在生活運用中的協調性與和諧度,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敏銳度與感受性。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了解配色的重要性,從生活著眼觀察,理解色彩的相互關係。
  2. 能對生活的色彩進行觀察與討論。
  3. 能調出想要的色彩並加以應用。
  4. 能透過配色產生設計意圖,知道怎樣配色比較好看。
  5. 可以覺察出生活中好的配色與不好的配色,並可以分析出好的原因?
  6. 能感受、描述、運用不同配色的特點,培養對色彩的敏銳度與感受性。
  7. 能覺知類似色依據不同比例排列所呈現出的視覺感受。
  8. 能應用色彩的特點於生活用品的設計。
  9. 能對自己與他人的作品進行表達與反思。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觀察

這是一個內容緊湊的課程,從介紹生活中的色彩,到討論都市酵母改造變電箱的案例,之後走出教室實地觀察校園中的色彩、分析和正確地運用色彩讓所添加的物品能融入環境產生和諧感。

學生皆認為變電箱的改造過程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在街上只要有經過變電箱,就會開始觀察和思考如何配色,才能讓它融入環境。同時也感受到原來使用環境色可以讓我們的街道看起來更和諧和更有整體感。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對於能夠走出教室的活動課程,學生是相當的開心。學生很直接的反應是,上課變好玩了,而且他們覺得學這個是很實用的,老師不再要求畫的好,而是一在強調感受,將美感融入生活,重視親身的體驗、探索、分析,讓學生學得更多,因為懂得觀察,學生會去發現而後分享,進而刺激創意,學生製作出來的作品雖不是很精美,實施課程之後他們給我的回饋都是對於生活當中的美感開始有了些「感受」,會開始試著「思考」可以如何更好,也許不會創作,但至少會尋找資源尋求協助,打破以往的思緒,我想這不只是美感教育課程需要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訓練學生去「改變自己的慣性」。

未來教學規劃

實驗完後,我會繼續採用這個美感教育的理念及經驗,在未來的授課上繼續推廣。也希望藉由課程在不同班級的實施,能調整出最佳的課程計畫,有不同對象能相互比較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