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參加南區美感教育活動時,第一次認識了安妮新聞這份刊物,對於其版面設計、內容取材及設計理念感到驚艷,很想讓國中生有機會認識這份刊物。
因此配合國中二年級資訊課的「媒體素養」課程,將安妮新聞當作課程中引起動機的素材,引導學生們閱讀安妮新聞,觀察思考其與傳統報紙不同之處;並利用電腦即時問答軟體及google classroom問答方式,學生可即時分享自己的看法,老師可針對學生的分享討論,進一步讓學生認識什麼是媒體,並了解媒體的種類及特性;接著,以安妮新聞中假新聞議題,結合資訊課本內容,與學生們討論假新聞現象及可能造成的影響,藉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資源及公視【記者真心話】相關影片介紹,可以提供一些幫助我們面對假新聞時的查證方法,讓國中生對媒體素養及假新聞有所理解及省思。
課程目標
- 能分析安妮新聞與傳統報紙的不同處。
- 認識什麼是「媒體」。
- 認識媒體的種類。
- 思考假新聞現象及影響。
- 了解面對假新聞的因應之道。
教師課後省思
- 安妮新聞:
網路世代的學生們很少看報紙,因此安妮新聞這一份不同於傳統 報紙的刊物,對於引起學生興趣很有幫助。
- 善用網路工具,蒐集學生想法:
本課程實施時,剛好碰到疫情轉為線上上課,因此一週為實體上課,一週為線上上課。因為是在資訊課實施,所以在兩堂課堂進行時,老師都有使用線上即時問答工具或是google classroom問答工具,讓學生可馬上填寫個人看法,老師立即可以根據學生想法進行課堂討論;而這樣方式在線上教學時,師生間也仍可在線上進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