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引導學生從自身周遭出發,透過校園附近美好記憶質感的踏查,開始觀察發現環境中出現的各種質感,並覺察自然的質感變化及人工質感的使用,利用視覺和觸覺記憶生活環境中的質感,體驗並思考不同質感帶來的視覺與心理感受,進而理解記憶質感、真實質感及擬真質感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利用生活中常見隨手可抽的面紙盒進行美好質感思考與連結發想,讓學生利用與面紙同為紙,質感卻大不同的其他紙材,透過簡單技法嘗試再現與創造各種質感,並練習重現記憶質感的意象,進行合宜具美感的質感搭配,完成<好感面子盒>的設計。藉此過程體驗紙張質感的變化,思考相同材料經不同技術可展現不同質感的多元可能性,進一步探索記憶質感與意象的連結,感受質感對生活美感的影響,進而達到質感構面的美感提升。

美感預期成果

1. 對於周遭環境的質感能有感。

2. 能去思考這些質感是否合宜,是否有美感。

3. 對於記憶質感、真實質感和擬真質感有基礎認識。

4. 能利用紙張再現多種質感或創造新的質感。

5. 使用材料時能思考各種可能性,並適切使用合宜具美感的質感。

教師課後省思

透過這次的質感課程,帶領孩子慢下來,慢慢觀看一片葉子,慢慢觸摸一顆石頭,慢慢用指尖、用掌心去感受不同技術處理的紙張。在慢下來的過程中,孩子能試著去察覺不同質感的特性,分享不同質感帶來的心理感受,也發現了生活中不同質感的美,開始進一步去思考如何運用質感來提升我們的生活。

關於紙張的質感變化實作,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都是很過癮的體驗,動腦又動手,可以就此繼續延伸課題,加入比例或構造等其他美感構面。

面紙盒的製作過程中,有少數學生做著做著就忽略掉質感意象合宜搭配的原始設定,需要注意和反覆提醒。

面子盒開始設計製作時,有少數學生想利用紙以外的不同材料呈現質感意象,因此次設定為紙的探索和質感合宜搭配,所以當加分題讓他們製作,之後也可嘗試將課程延伸為不同材質的質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