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藉由分別建置兩種不同的形式(面、支架)與各種型態(麵條、吸管、毛根、鋁線)的材料,使其能承受特定重量的結構,來做第一步的教學─穩定耐重結構以及材料和其相互關係的探討。第二步再就學生所建置出的結構(紙結構以及第二階段各種線材的結構),來假設如果人位於這樣結構形式的內部,會有何種美感經驗與感受,用以探討建築結構與內部空間的關係,並以本校活動中心的內部空間和其他建築作品為例。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認知結構的目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其效益包含經濟性與美感。
  2. 能觀察分析、欣賞生活物件在符合功能與目的的前提下,設計師對材料選擇與結構形式的努力。
  3. 能在生活中主動探究物件在功能與美感方面的問題並能蒐集資料、與他人合作學習。

 

教師課後省思

結構課程放在九年級實施,其設計的考量在於一、配合學生在此學期力學的學習(數學與自然領域)、二、學生手部操作的穩定度、三、此年段學生能接受挫敗與調整的實驗態度較成熟。

在課程實施方面,如前項實驗計畫調整所述,第一部份承重小椅子實作,學生能理解並實作出多種可能性的結構,只是實作時間因學生程度與實驗挑戰精神等因素需再拉長。在檢核小椅子的承重部份,學生能藉由200g砝碼(簡單承重)的放置,了解結構構成之關係,並從他人的作品與實驗中,要求自己排除「力學作弊」的結構構成(也就是將砝碼放在柱子的支撐點上而非柱子與柱子撐出的空間上)。同時也因教師鼓勵學生精簡材料使用(減少麵條數量),而挑戰各種剛剛好安全的結構構成方式。

但是在第二部份實作建構承重空間(麵條柱建築)時,因大部分學生沒有看過建築物的建造過程,對於樑柱的想像只限於垂直與水平。因此在結構的構成方面無法多加嘗試,實驗作品大同小異,操作時間也因學生興趣缺缺而快速地結束。只有在將等比例的小紙人放入作品當中並觀看時,學生能從視覺效果上感受因線材排列所造成不同的空間感;在之後的名家建築作品鑑賞時,能類化同感。因此在課程實施方面,建議先讓學生實作承重空間設計,再實施椅子設計。

第三部份為其他線材的設計實驗,主題仍為建築空間與椅子。教師雖提供鋁線、3D列印筆、吸管三種素材讓各組學生嘗試,但是因為製作技巧與成品效果的考量,學生一遇到鋁線與3D列印筆的工具操作阻礙就輕易的放棄了,最後學生大多繳交吸管材質的作品。學生材料的使用技巧依各地區學生能力而定,建議教師們可以考量其他線材在課堂上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