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心理學家丹尼爾 ‧ 高曼 Goleman (1995) 在 EQ 一書中指出, 兒童時期的情緒智力發展、情緒經驗和情緒管理習慣,都會在腦神經形成恆久的神經連結,形成後的情緒基本架構就不容易改變。
「情緒」影響著每個人的一生,也影響著每天無數的決定,平時我們就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情緒覺察與壓力調適的能力,『理解自己的情緒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限制。這種自我意識是情緒管理的基礎,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處理壓力、解決問題和做出明智的決策。』所以教師需要進行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透過安妮新聞引導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覺察自己的情緒之後,才能去理解、控制、體驗、表達。
課程目標
- 學生能閱讀安妮新聞。
- 學生能分享自己的情緒。
- 學生能精讀安妮新聞中對情緒的描述。
- 學生能嘗試描述事件跟情緒。
- 學生能練習覺察理解自己的情緒,增強『調整情緒』的心理韌性。
教師課後省思
- 情緒是抽象的,請學生嘗試用具體事件描述,需要練習。
- 正向情緒的事件描述對學生來說較容易。負面情緒的事件描述,較為困難。
- 學生有提到曾經遇到的困境以及情緒,大家一同討論應對的方法,很有趣的是,很多學生第一反應都是『跟老師說 』,接著與同學討論如果情境中老師不再有沒有其他解決的辦法。透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可以思考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及情緒困境。
- 期待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孩子解決衝突和自我肯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