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為跨班選修兩節連排的加深加廣課程,著重設計思考流程的實作,透過看、想、做的過程,將所觀察到的問題深入解析,並想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擇一施行。改變以往美術課作品多只有強調作品美感的呈現,此課程更著重學習歷程的摸索過程,且在完成時呈現出兼具美感的作品、攝影照片、圖文編輯等。課堂內準備有許多生動的影音資源來讓同學欣賞優質設計的範例,讓初次接觸設計思考來創作的同學,可以開闊視野的同時也了解設計範疇的多元與好的設計的要件,培養同學對於生活中任何設計物件的敏銳度,讓設計所學可以提升各方面生活的品質,而不只是少數人可以享用的奢侈品。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欣賞設計師史塔克、Joseph Joseph 兄弟的作品,了解設計的意涵與多樣性的內容,並拆解好的設計有哪些要素。
  2. 欣賞台北設計之都與 W 飯店相關的「食物設計」活動發表,激發學生的創意。
  3. 觀察欣賞星巴克、麥當勞等商家的主視覺發表,了解主視覺與商標設計的要件。
  • 美感技術
  1. 將「設計思考流程」實際應用於食物設計的單元。
  2. 指定學生自己開一間店並設計LOGO 店章,應用手刻印章的技巧,將自己設計的 LOGO 刻成印章,延伸應用該 LOGO 於周邊商品的設計。
  3. 指導學生自製小型攝影棚,將自己設計好的商店週邊應用產品拍攝成該店形象照,同時學會商業攝影,並初步了解行銷與包裝。
  • 美感概念
  1. 了解成功品牌主視覺的要件與演進趨勢。
  2. 了解「設計」與「美術」的差別,並熟悉「設計思考流程」的運用。
  3. 產品本身的理念引導主視覺的風格設計,透過 LOGO、標準色、字型、攝影等傳達,發想的開端要有十足的市場分析與品牌定位規劃。

教師課後省思

基本設計課程實行了一個學期之後,發現「設計思考」本身需要課堂的時間滿多的,想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充分討論,教師也要在各組間穿梭提醒與鼓勵或幫忙,最後小組發表傳達各自的創意與彼此回饋等,這過程遠比原本預設規劃的時間更長。但過程中學生踏實地走過一回設計思考流程練習,的確是本課程很重要的一環,回饋統計裡也發現學生對於設計思考過程印象深刻。於是,在下學期的課程裡改變了發表的呈現方式,由原本的海報繪製換成 4K 白板的繪製。白板在修改或呈現都更容易,沒有紙本不易塗改的壓力,發現小組設計思考單元的時間掌控因此而改善不少。

根據期末課堂問卷的回饋,發現同學對於店章 LOGO 的設計普遍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假想開一間店的過程與實作刻印 LOGO 到周邊產品的設計,加上最後的擺拍並發表,是一個約略完整的行銷過程。擺拍的部分出乎意料的,不少學生很樂在其中,他們對於美術教室裡有很多網美擺拍道具如攝影棚與環形燈等器材感到新鮮有趣。道具如乾燥花、真假植物葉片、種子、小擺飾的各式的排列重組等,就可以玩出很多不同視角與構圖的網美商品攝影作品。課堂事後的回饋問卷,發現他們有興趣是因為這一部分是他們每天在 IG 日常或網拍所見的圖片,與生活的連結感讓他們認為所學的東西是可以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有感於此,也提醒了我日後設計的教案能更留意有否貼近學生的生活日常。

設計其實無所不在,範圍與種類更是非常的多,基本設計這堂課打破學生對於設計是少數人需要或是昂貴的消費的錯誤觀念。設計者要考量的包含務實的功能、使用者的需求、美感的追求等,往往其中的過程理性且目標明確。這堂課因為時間有限,執行一學年下來,我自己期許至少能引導學生養成發現日常、觀察日常的習慣,思維的方式能不被舊有的僵化形式框架住。如果學生能擁有靈活的設計思考思維,讓學生日後在任何領域都能應用設計思考能力去應對所有的問題並解決之,且在實用功能、使用者感受與美感間達到一個平衡,想必是可以實際提升個人或他人甚至是全體的生活品質,這堂課的存在價值不言而喻,這也是我為來再開相關課程的動力。

課程實行的過程感受到有充足的經費與設備支援,對於前線的教師真的差別很大,讓老師可以大膽的把課程效果大大的提升,跳脫原有課程去嘗試新的可能。能完成這個計畫充滿了感恩,期望美感教育的計劃能不斷地持續下去,讓有熱誠的老師得到支持而精進,受惠更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