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台灣藝陣人共分為兩個部分:
Hello!安妮單元:著重美感視覺形式層面,從視覺形式-構成與色彩的角度切入分析「美感智能閱讀-安妮報紙」,探索從自我分享與團隊遊戲中開展,建構自我分析、歸納、統整的方法,理解資料轉換成資訊的組織概念圖,探索日常資訊傳遞的方式,發掘其中的意義與價值。
Hello!台灣單元:著重文化藝術涵養層面,導入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之展覽精華,綜觀台灣藝術的發展脈絡,透過個人與團隊的合作,體驗台灣藝術家對土地的熱情,從個人與團隊的學習任務中,開展藝術家報紙、視覺資訊圖表、台灣虛擬美術館等活動,為台灣文化與藝術的扎下根基。
課程目標
- 能從「安妮報紙」感受閱讀的新樂趣,並探索未知的世界,練習公開分享的簡易要訣。
- 能從「安妮報紙」的文本中,拆解資訊組織的方法,透過構成、色彩等視覺形式,導引分析、歸納、統整等自我建構知識的法則,建構「智能閱讀」之概念。
- 能從個人與團隊任務,認識台灣藝術家與作品特色,理解台灣藝術的時代意涵,透過傳統媒材與數位科技等多元的表現媒材,分享台灣藝術家,形塑對於土地熱愛與認同。
教師課後省思
非常感謝中區美感基地的引薦,讓竹南高中的學生有機會能參與「美感智能閱讀計畫」。課堂活動間,學生的喜歡溢於言表、不言而喻,紛紛在閱讀時,能找到自己喜愛的安妮報紙,分享至少三個原因。進而透過構成、色彩等視覺形式,從「安妮報紙」的文本中,拆解資訊組織的方法,導引出分析、歸納、統整等自我建構知識的法則,理解「智能閱讀」之概念,可作為教育現場的實用工具。
因全球疫情進入停課後,指導學生完成「台灣藝術家視覺化資訊圖表」時,卻苦於學生端鏡頭的解析與科技設備的關係,無法即時修正草圖補足排版之不足,加上創作指引不夠完整明確,因此部分學生創作的方向,非老師指引的視覺圖像稍嫌可惜,但部分學生自主完成「台灣藝術家虛擬美術館」並做出驚奇的視覺效果,兩者間可見台灣數位落差的影響力。
未來希望仍有機會能讓竹南高中的學生參與「美感智能閱讀計畫」,讓學生實體報紙中,深刻地感受視覺形式體會美感及其功能性,並期待美的視覺能喚起喜愛閱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