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聽的The Anne Times安妮新聞 | 美感教育

動聽的The Anne Times安妮新聞

課程資訊
  • 學校:桃園市桃園區桃園國民小學
  • 教師:莊雅玲
  • 課堂:自然
Read More

課程簡介

老師是以安妮新聞中的自然科學相關報導為課程素材,以教育部生生平板硬體設備為輔具,運用閱讀指導策略進行教學。

課程進行中所使用的紙張材料為學校行政剩餘邊紙及A3影印紙,全班學生每人一份報紙則是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免費提供的The Anne Times安妮新聞,授課老師為設備組長兼自然老師,因此充分運用數位載具與師生互動平台,進行有趣的科學讀報教學,藉以提升學生的科學閱讀能力,讓學生能主動學習,並充實科學素養。

老師嫻熟的使用Hiteach5智慧互動式教學平台及觸屏,分段進行計時指派學習任務,學生不僅能在沉靜式閱讀安妮新聞,吸收消化報紙內容,選擇提取關鍵知識點紀錄於剪報紙上並錄音發表分享,達到跨領域多元的學習。

由於學生是第二次進行安妮新聞課程,再有基礎的經驗之下,對於報紙中知識點的提取,有明顯的進步,可以更有效能的製作簡報,上台分享報告時也可以小組分工,提高互動學習的知識濃度與含量。

課程目標

  1. 能了解「The Anne Times安妮新聞-聆聽特刊」中的內容。
  2. 能運用提取策略找出與「自然科學」相關的知識報導版面,轉化成學生所理解的知識點 ,並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圖像記錄做成簡報。
  3. 能運用數位載具進行學習的紀錄與發表,且積極參與課堂與小組討論活動,並樂於上台報告對全班進行分享。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於安妮新聞因了解而喜歡,經過上學期在課堂曾閱讀學習之後,興趣更加濃厚,也懂得珍惜這份特別的學習資源,且運用生生用平板的數位設備,將他們閱讀報紙之後,提取知識點並自製簡報分享發表,如此應用閱讀的提取策略進行學習,達到跨領域的學習效果。
  2. 由於課程安排在學期末正式課程之後,讓學生擴展學習範疇,藉由閱讀理解達到自然科知識的吸收,搭配數位科技及藝術人文的能力,讓課堂更顯多元有趣。
  3. 每一期安妮新聞都非常具有可讀性,而﹝聆聽特刊﹞因為以[聲音]為主題,六年級學生有五年級的舊知識經驗基礎,閱讀學習起來更有成效。
  4. 除了跟自然科學有關的文章,學生對於心理學相關的知識也相當有興趣,能因為文章內容增加相關知識的了解,對青春成長期的孩子來說非常有幫助。
  5. 學生也在課後寫卡片感謝老師提供[安妮新聞],他們對這個課本外的補充知識素材分常有興趣,也增加老師繼續講授的動力。
莊雅玲
桃園市桃園區桃園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