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讓想像變得可見 | 美感教育

動手,讓想像變得可見

課程資訊
  • 學校:臺中市立立人國民中學
  • 教師:林韋伶
  • 課堂:飛閱立中
Read More

課程簡介

第一部分:【 The Anne Times  相見歡】

運用五感讀報,從封面開始探索,並觀察與平常閱讀《好讀周報》《中學生報》有何異同。

第二部分:【動手,讓想像變得可見】

  • 閱讀第 8-9 版 Origami了解摺紙藝術哲學,並動手體驗摺紙滋味,藉此印證相關哲理。
  • 閱讀第 10-12 版 Monster/Mythical Creature 了解地方妖怪與國族文化、常民文化、藝術文化之間的連結,並從「動物精怪變變變!」、「妖怪也有羅曼史?」、「妖怪化身警報器」、「妖怪映照血淚歷史」、「原住民傳說中的妖怪」六個面向進一步認識形象化的妖怪類型。對應國文課的自選教材《山海經》的故事和〈中國上古神話十大神獸〉影片,觀察文字如何轉成圖像,從抽象到具象。

課程目標

  1. 能運用五感閱讀,發現美的樣貌與差異。
  2. 能透過動手實作,體驗摺紙讓想像成真,與過程的藝術療癒感。
  3. 能連結舊有經驗,觀察文本中的妖怪神話和生活中的民俗文化,進而加以比較。

教師課後省思

  1. 摺紙對學生而言是容易投入的學習,不過每位學生理解與手作的程度不一,需預留個別教學時間,並預備給予進度快的學生其他學習任務。
  2. 妖怪文本的解讀、文轉圖、圖轉文,都是值得延展的課程。如果有更多時間的話:)
林韋伶
臺中市立立人國民中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