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藉由生活中的鋁線材料,去構築符合美感的結構體,透過由淺入深的逐步探索過程,讓學生經由實際操作去累積結構美學的判斷力。課程中將安排三階段的實作練習﹕
(1)透過乘載力的試驗,找出理想的支撐點,形塑具美感的穩定結構。接著再透過材料的逐次減少,讓學生在建構過程中覺察何謂最合宜的結構型態。
(2)透過挑戰地心引力的過程,學習強化與削弱結構的支撐點,能體察結構穩定平衡的關鍵。
(3)運用上述所習得之結構經驗,實際改造班級學生置物櫃,創造兼具協調性與美感度的結構設計,讓置物櫃空間最佳化。

學生將會在學習過程中,藉由小組的腦力激盪與多方挑戰,提升對日常結構的敏感度,並且能有效地判斷結構合宜性,對理想結構的表現更具信心,進而將結構作為日常美化的素養。

向度分析
  • 美感認知
  • 工具思考
  • 公共關係

1.覺察力量的平衡能呈現結構之美
2.理解結構的完整能體現
3.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結構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1. 原教案成效分析﹕
    (1)原教案的第一、二堂課,學生在有限制的材料下,能透過不同目的之實作演練過程,嘗試解決結構問題,並且自行摸索出合宜的結構安排。這兩堂課的規劃安排,有助於建構對於結構的初步認識與掌握。
    (2)第三堂課開始「小書架設計」,由於原教案設計者低估了十本課本的重量,因此想要在有限的材料條件下,達成所設定的任務,是很難同時兼顧到結構美感。故學生實際操作後的成果中,僅能看到成功挑戰地心引力,讓書本離桌面至少5公分,但卻少見符合小書架功能的合宜結構。
    (3)總結上述分析,本次教案設計將原教案的「小書架設計」改為第三堂的操作演練,目的讓學生從實際摸索的過程,找出穩定結構的最佳平衡點。而為了讓整體課程的學習成果,能有更具體且綜合的展現,因此規劃於第四堂課開始進行【班級置物櫃】內部空間結構規劃,期待學生能運用前三堂課累積的結構認知與概念,動手解決班級書櫃空間結構問題,讓置物空間最佳化。
  2. 本教案的教學期待與預期成果
    (1)能感受材料不足與過多時的創作壓力,而覺察何謂合宜的結構。
    (2)能發現最適宜的結構支撐點並習得穩定結構的技巧
    (3)能運用結構設計,讓合宜的材料配置達成乘載任務
    (4)能了解結構與生活的連結與重要性

 

教師課後省思

  1. 鋁線作為本課程的操作材料,有其優缺點。優點是材料容易彎曲、富彈性,加上利用簡易的尖嘴鉗就能紐紮、綑綁與扣接線材,這樣的特性能使結構變化更加更加豐富與便利。但鋁線本身光滑的質感,也使的學生進行進行【班級置物櫃】空間結構規劃時,20張考卷因份量輕薄而在接觸鋁線時容易滑落,因此學生們就必須多花點心思去穩定放置時的結構。除此之外,鋁線材質本身在反覆使用之後,會開始產生線材皺褶與不易回復的波浪曲線。而學生們常需在組裝結構後又再度拆除掉鋁線,以便試驗新的結構組成方式,但往往鋁線已經扭曲皺褶不再滑順。因此教師在準備材料時,需要多留一些鋁線備用,讓一些學生能將過於彎折的鋁線淘汰替換掉,以免影響後續課程操作。
  2. 本課程的操作材料設定為鋁線,在課程的第一至三堂時,鋁線仍能適切的滿足學生在結構探索上的需求,但是當課程進行到第四至第五堂【班級置物櫃】空間結構規劃時,教師發現鋁線的細長特性,使學生的完成品具有視覺穿透性,學生們為了穩定所放置的物品,又為了避免因鋁線的光滑特性而滑落移動,就必須針對放置的書本紙張採取紮綑、壓夾等措施。因此學生僅能將完成的置物櫃結構改造,視為為了課程單元需求所做的短暫改變,無法真正落實置物櫃的空間結構大重整,改造後的置物櫃也無法長期有作用。

總結上述兩點,教師認為日後課程在使用材料方面,應能再進一步斟酌挑選,若能找到更合宜的替代材料,相信本課程的施作將更有成效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