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原本申請安妮新聞是要用在視覺藝術課程上,但後來課程被安排支援本土語及七年級彈性課程-國際教育,因此就將安妮新聞做為國際教育部分課程的素材。
- 本校推行海洋教育,安妮新聞VOL.11內有廖鴻基老師的黑潮漂流計畫可以跟SDGs17項指標連結,因此嘗試將該篇文章融入課程,讓同學了解到黑潮動能、黑潮帶來的豐富海洋資源等,進而思考台灣許多圖像多以陸地生物為主,以海洋為發想的仍是少數,引導同學嘗試繪製海洋生物圖像。
課程目標
- 能理解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指標的意涵。
- 能認識課程中所挑選的安妮新聞內容,並與同學作小組討論。
- 能依老師說明撰寫學習單,並設計或繪製海洋圖像。
教師課後省思
因111學年度開學後,課表沒有被安排到視覺藝術課,是被安排支援本土與課程及七年級彈性課程-國際教育,因此就將安妮新聞11帶入國際教育課程,學生對安妮新聞的反應不錯,因為沒有看報紙的習慣,所以對內容感到很新奇。
目前遇到的問題是:
學生還不習慣做討論的模式,所以會花較多時間講解,未來的教學規劃,會思考如何將安妮新聞內容跟SDGs議題做更緊密的連結,讓學生能比較容易理解相關授課內容。
課程設計尚未成熟,還需再做調整修正,才能讓教學過程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