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1. 從台灣花磚的歷史意涵讓學生了解色彩與構成,學習畫面的設計配置概念。
2. 讓學生運用色彩與圖形構成,施作以重複的幾何圖形完成自己的獨特花磚設計。在創新的過程中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巧思,表達感受與分享創作。
3. 希望學生能對生活周遭多進行觀察並輔以世界花磚文化資訊的薰陶,在創作時將台灣屏東圖形與「屏安」二字結合,搭配花磚圖案設計,形成台灣屏東意象美感,具祈福深意。
4. 利用作品呈現的方式(例:將作品成列在川堂或網頁),展現出屏東在地的大同(和平)校本特色,讓全校師生能共同感受花磚美感的獨特性。

美感預期成果

  1. 期望在課程中能夠帶著學生欣賞美、學習歷史,還有引領學生動手創作,藉由創作與學習傳承社會文化,並練習從生活中找題目、從提問中培養思考力、再從實做中建立美感,讓美感教育幫助學生找回學習的意義感、喚起周邊人事物的共鳴。
  2. 實施視覺秩序的構成,以統整的方式讓畫面更具韻律與張力等,以增加極具現代又具傳統的特色,創作屬於同學個人的獨特花磚,讓屏安(平安)的大同高中的生活美感融入布置在校園中,讓全校師生能共同感受片地開花的視覺饗宴。
  3. 「片」地「屏」安花磚圖案設計,主要透過對稱、反覆、統一的技巧展現,對於平時採繪技法表現較沒自信的學生,期能表現更為出色並建立自信心,以增加成就感。

教師課後省思

能依據評量結果針對課程設計做滾動式修正,改進教學不足的地方,進而提升教學效能,也期許自己能與學生一同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