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設計六節課旨在培養學生對於美感核心基礎「構造」之下,藉由「構造」的物件舉例、應用,具焦構造具有規律的特性,從細部到整體的規律性貫穿物件。觀察構造的細膩與巧思,進而分辨良窳,而能重視思考物件接合「構造」所佔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構造」是將物件分析成單一單位後,接合起整體的組織方式,當學生能主動觀察物件組構的方式,所呈現的視覺秩序美感:統整、韻律等美感,增加對組織細緻感受。本課程預計規劃前半部引導由生活觀察中物件的組構方式:黏合、穿插、卡榫等,並請小組學生舉實例呼應,後半部帶領學生使用線材編織組成作品物件,實地操作成品統整感受創造過程「構造」的規律、統整性。

美感預期成果

1.能體會構造意義,加以舉例使用構造的目的、組成方法。
2.能欣賞構造以小單位,架構出整體的功能與美觀,重視細節的落實。
3.運用所學編織構造技能,創造生活中實用美觀兼具物品,並使用之。

教師課後省思

本計畫對授課老師提供六大面向的構面探討,藉由美感課程實驗計畫,擴延學生對於美感的定義,本次實驗課程定調於「構造」觀念,邀請同學共同觀察生活中「構造」的呈現方式,並且經過「反覆」、「韻律」等手法調整出具有為美感的線造編織作品。由課堂實作演練中,發現學生面對實作操作耐心、克服問題、互相討論鑽研的方式,相較於107-1學以圖案織面為主,發想平面點─線─面間的串結,107-2則是請學生從構造編織的生成物中選定作品主題,再觀察單一繩結、聯環繩結、方向交錯或同方向編造後所呈現的效果、作用,組合運用,形成各不相同的物件,綜歸的是需要具美觀、堅固、實用成分。回應本主題「構思」小節,「造化」萬端的課堂鋪陳。從學生投入關注的手法中,我感受到他們對於編織的手法越來越嫻熟,講求的不只是技法的掌握,還有對於自我作品的了然於胸。能從不斷構造中反覆修正、自我要求。潛在中的基本構成要素,如反覆、對稱、韻律等可見接感受對「美」的通感。因此,合宜的「構造」如何運用在生活中的視覺生成,是可能請學生舉一反三再舉措出類似的實例,以達美感的共識。如上課程調整內容所述,本次實驗課程系列可延伸結合結構,將編織構造與立體結構合成,繼續於同批學生課堂教授,可多比較並延伸課程,並讓學生再學會基礎繩節的運用上,小組合作以發揮更多創作─從生活實際物品到純粹美術實驗作品結合運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