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實施於澎湖縣立西嶼國中,教師現任教於臺北市立明湖國民中學。

西嶼國中有一個特色──學生入學領取的「生涯輔導手冊」皆須自己設計封面,希望讓學生表現自我並發揮創意,目標立意良善,但負責授課的資訊教師在106-2學期末曾與我討論遭遇的問題,即學生的成品缺乏美感,在他偏重電腦操作技術的指導中,較難引導孩子畫面的安排,於是,在發揮各自專業的基礎上,決定跨科合作。107-1學期,七年級學生由我在視覺藝術課教授版面編排後(以色彩與構成教學為主),原定於資訊課完成封面設計,然而受進度影響,學生尚未實際操作,藉此機會,以「比例」切入課程水平面,持續拓展學生眼睛與雙手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八、九年級學生早已完成封面成果,故採取「觀察成品」的方式進行課程,再提出新的構思以詮釋比例的重要性。

美感預期成果

本課程參考自台南市立復興國中余秀蘭老師之課程「我的讀書筆記」。

1.學生能藉由原教案【動手做】比例學習工具,累積視覺感知經驗。
2.學生能藉由原教案【試看看】圖文排版練習,拓展各種比例關係。
3.學生能分析「自我喜好的比例」、「與他人共感的比例」有何特徵。
4.學生能以比例的角度分析喜好的畫面,探究尺度美感並記錄發現。
5.學生能轉化經驗,將比例作為表達自我的媒介,以解決實際問題。
6.學生能在比例的探索後,反思過往的經驗,重新觀察並進行修正。
7.學生能在不同的美感課程脈絡中,連結自身經驗,覺察自我成長。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問題與對策:
教學部分順利,惟後期將成果藉由電腦進行編排時,教師發現學生雖善於使用網路社群、遊戲媒體,卻對於基本的WORD文書處理不熟悉,然而,也得此機會引導學生認識WORD在文字應用及圖片編輯的功能。
將圖片填入WORD圖形時,因「圖片」與「圖形」比例不一致,學生必須先使用編輯軟體修正圖片比例或進行裁切,使其填入圖形時能契合、避免變形產生;同時,為了使圖片符合不同的版型,學生得以觀察圖片裁切為不同比例後的樣態,思索圖片的重點與比例變化,加深比例多層次的探索。

■教學發現與省思:
這次的美感課程安排三個年段的學生參與,由於學生參與美感教育的時間長短、構面多寡不同,讓教師得以發現不一樣的課堂風景,也觀察到穩定實施兩年美感課的學生在感受力上的改變(請下載教師之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