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介紹生活中各種編織的類型,從毛線、藤編、竹編、月桃葉、麻繩、PE尼龍繩等編織作品, 釐清「質感」的定義。就是指物體材質所呈現在色彩、光澤、紋理、粗細、厚薄、透明度等多種外在特性的綜合表現。介紹從國內外大地藝術季作品以編織為創作表現技法的藝術裝置,透過各種編織技法與應用學習,完成設計結合編織技法之臺東地景裝置藝術。
美感預期成果
- 能了解與感受「質感」,物體材質所呈現在色彩、光澤、紋理、粗細、厚薄、透明度等多種外在特性的綜合表現。
- 能從編織探討兒童遊戲網、地景藝術裝置創作與環境場域的關係。
- 能欣賞大地藝術中以編織表現技法之裝置藝術品。
- 能學習「手編編織」與「鉤針編織」織法。
- 能理解複雜宛如密碼之「編織圖」。
- 能以手編完成「環保杯袋網」、以短針製作「圓形杯墊」、以長針製作「祖母方格杯墊」。
- 以臺東地景藝術,設計結合編織的裝置藝術,製作裝置藝術模型,並使軟體將模型與場域進行後製合成。
教師課後省思
- 對創作背後文化與環境場域需先進行研究,再讓學生思考如何結合設計。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