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從人們原始需求開始,在生活中因種種事件發生,產生需求而發明好用物品、 因意外事件或靈感乍現而產出創意經典零食,而這一切都是需經歷「體驗、觀察、思考、紀錄」,然後不斷的執行實驗或繪製設計圖修改,最終製成成品,在符合使用者種多需求後成為經典物品。
本課程於第一堂利用『折紙杯裝水』、『描圖紙繪製求生』2 種遊戲引起動機,讓學生閱讀主題內容後,分組填寫在 ORID 學習單上(學習單來源:翻轉教育提供。圖片來源:《ORID 討論法、有效溝通學習單 提升思辨與表達!》)
第二堂使用平板找出1~5中相似的發明物,由各組分別扮演不同帽子的思考方向,寫【六頂思考帽】學習單並發表。(學習單來源:翻轉教育提供。)
- 曠野拓荒(野外求生技能+製作生存道具)動機引起導讀 (P.6-9) →折紙杯裝水、描圖紙繪製求生
- 吃食創意(洋芋片、冰淇淋、易壓扁飲料容器)
- 生活玩用設計(便利貼、座椅)
- 工具與機器(工具箱、微波爐、住宅修復王)
- 科技程式
課程目標
- 使用 ORID 學自我提問 運用在讀報,探討新聞相關議題,讓學生以簡單的提問架構,從經驗感受串聯到最後的決策與行動。
- 練習【六頂思考帽】對思維模式進行分解,然後按照每一種思維模式對同一事物進行思考,最終得到全方位的思考。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對於自行搜尋「具時代影響力、經典代表性的發明物」有其難度,搜尋出的代表物件未達上述條件。以至於在分組討論思考、摘要總結上過於淺薄,但在創新聯想及替代性 方案上,學生有令人驚喜的回應。
- 【六頂思考帽】的運作方式稍顯生疏,對於所扮演的「顏色帽角色」會不大理解要回答什麼,可調整成請各組將物件圖片投影在大螢幕上,先由全班作共同討論,6 頂思考帽由各組擔任,示範一輪後,再交回由各小組運作。
- 學生們於第一堂導入動機的小遊戲投入認真。但節數稍嫌少,可融合主題加入個人創作做進一步深入的聯想創意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