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由觀察奧運海報理解平面設計中面構成的方式與概念,再閱讀「安妮閱讀」進行版面設計的分析紀錄,並讓學生分享對刊物的閱讀心得。接著練習畫出以費波那契數列形成的黃金螺旋,理解適當的版面安排。分組討論以學校植物誌為主題完成簡易排版最後進行個人的植物簡介版面設計。
熱門閱讀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標籤 關鍵字 #安妮新聞
讓學生閱讀安妮報紙,希望學生能體驗閱讀的樂趣,認識設計如何融入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可能性與範圍,再讓學生學習找出視覺的平衡與美感要素,最後銜接安妮報紙的閱讀與認識。
課堂流程說明:1.簡介美感教育計畫。2.說明美的多元定義。3.觀看美感計畫連結與2隻美學教育影片。4.設計體驗式學習。5.分成6組閱讀5份安妮新聞。6.設計五大主題,分組創意設計活動展演。
請學生先閱讀第5 期的安妮新聞,並特別說明色彩可以改變空間,介紹現代建築教父柯比意。接著運用之前學習的攝影的基本技巧,尋找校園中的風景。分析校園色彩,自己調顏料。製作色票。
以閱讀安妮新聞為開始,讓學生能在課堂上安靜閱讀安妮新聞,藉由閱讀來思考一份報紙的組成元素,並思考安妮新聞的相關特性。以閱讀為始,運用報紙閱讀帶領學生擴展視野,並能做思考,回到自身,對生活有感,提出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從生活中的色彩出發,培養學生對生活周遭產生美的感受,引導其思考生活中色彩配置所傳達的訊息。藉由認識安妮新聞,介紹報紙版面編排的基礎知識及元素構成,讓學生分析安妮新聞的版面編排,並以美的原理原則進行版面構成,連結色彩的運用方式,分組完成臺灣藝術家報紙創作。
將<安妮新聞第五期封面>融入<藝術與人文課程第三單元-趣味點線面>課程中,透過課程設計五階段串聯點線面,並分享第五期封面的創作理念、將具體的故事變成幾何圖象的設計呈現。
五年級的校定課程其中一部分在探討熊的生態危機以及大自然環境的被破壞,因此藉由閱讀安妮新聞第二期的內容來認識生物的多樣面貌,也了解到對稱、排列之美,作者利用線條不同的變化表現出這樣的美感,配合校慶運動會進場,將海底樣貌成像在牛仔帽上,在運動會進長時,展現不同的珊瑚面貌,提醒大家重視海洋環境議題。
藉由《安妮新聞》紙本閱讀引導學生專注閱讀,感受報紙上的各種主題,學習的重點由色彩構面出發,探討封面主題插畫設計,也思考自己的生活與主題之間的關連性。透過閱讀延伸各種創意點子,期望學生能打破約束與盡情的表現自己和團隊合作的創意構想。
在本學期多元選修課程---環境觀測與科學課中施作,從介紹校園植物認識、觀測開始,藉由安妮新聞作為學生靈感來源及仿作材料,最後讓學生產出自己專屬的報紙媒材。
本課程設計以小組合作為基礎,體驗溝通常用的視覺的認知、語言的描述以及聽覺的意會方法進行體驗活動。接著閱讀報紙安妮新聞第四期,並思考要如何辨識這份報紙內容真實性和訊息真偽。最後,透過顏文字、表情符號和傳達情緒的表情圖像練習,以進行經驗、思想、價值與情意之表達。
本課程以安妮新聞Vol.4之Music版「從私生飯到怪物新秀:K-pop世界的A到Z」的報導內容形式及排版作為架構,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將議題進行廣度探查,最後以英文寫作,完成自己(小組)的專題報導。
藉由閱讀Art New(安妮報紙)引導學生思考報紙主題探討、標題訂定、內容呈現及排版美編,透過討論讓學生引發聯想尋找欲探究的主題,進而蒐集資料,完成一份報紙版面的設計。
六年級學生即將畢業,課程中有許多觀照自己、夢想未來的內容,但是,自己每天被呼喚被使用的名字有著怎樣的故事與意涵呢?因此運用安妮新聞第四期的主題「溝通」,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名字進行調查,紀錄自己的名字的文字演變,再回家與爸媽討論當初取名字的意涵,最後,設計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你的名字」。
本課程期許透過安妮報紙為媒介,提供學生進一步觀察與練習空間配色的心理影響與視覺效果。課程以安妮報紙第五期介紹柯比意建築師版面的圖文配置與色彩觀點,引起學習動機,並藉由觀察報紙上報導的設計師精品,思考生活物件與家具的搭配美感,進而介紹課程主題:室內空間配色的原則與配色風格的效果。
從攝影術的誕生影片作為引起動機,再讓學生從安妮新聞攝影版中選擇2張照片然後探索攝影師拍下的原因、為何會入選。藉由這些活動表達自我對周遭事物的觀點。
閱讀安妮新聞創造出一種讓學生高度專注的沉浸式體驗,不僅只是讀報而已,更能夠開啟學生發現、探索、感受,以及運用的歷程。本次課程主要著重在視覺圖像紀錄的探索運用,先從感受去觀察、體驗這份報紙。藉由安妮新聞鍛鍊解讀資訊的能力,再經過圖像化的轉譯,一步步培養學生統整的能力,最終幫助我們思考,喚醒更多重點與重點間的關聯。
從報紙比較、安妮日報介紹開始,結合圖書館資源,和學生討論刊物主題、製作草稿、排版,最後互相欣賞同學所製作刊物,並給予回饋。
本次課程試著將閱讀拆解為先閱讀試遊戲,設計組合生物功能結構,再度閱讀報紙——思考生物演化與環境三個部分。想透過設計生物遊戲卡,重組學生既有生物結構知識與環境生存的關係,另類思考演化這件事,再回去閱讀報紙深化閱讀思考的內涵。
以美感中的「秩序」、「構成」構面為主軸,安妮新聞富含比例的報紙版面為架構,引導學生合力完成屬於小組的最終任務「ON 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