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從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目標切入,引導學生觀看相關影片進行初步的認識,並思考、探討在日常生活中能如何付諸行動。藉由心智圖的繪製,從保育海洋、陸域生態中,找到關鍵物種以及牠們正在面臨的危機。並搜集相關資料,將關鍵字圖像化呈現。引導學生認識藝術家,認識多義圖形,並運用美感構面的「構成」,將圖像放大、縮小、移動至適合的位置,形成具有設計感的多義圖形,最後將成果製作成文創商品。

美感預期成果

期待學生藉由SDGs的認識,了解並探討海洋與陸域生態保育的重要性。透過心智圖進行資料搜集與視覺化、將關鍵字圖像化。最後運用多義圖形設計的方式思考構成的重要性,並將成果作為月曆設計呈現。

教師課後省思

此設計課程為第一次執行,過程中很多操作都是第一次,在課間有點手忙腳亂,只能待日後滾動式修正。課程實施後建議將相關課程放在較少人數的班級或分組課程,以便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能和學生充分討論與修改設計圖。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若將課程時機拉長,可以從「超現實主義」切入,並帶到偽裝圖像與曖昧圖形。在資料搜集的部分,則可加長學生搜集資料與討論的時間。在創作工具的考量上,因還是有少數同學較習慣手繪,所以在草圖修改與討論會花較多時間。而使用平板繪圖的同學,也要注意他們是否有將搜集的資料轉化,而非臨摹照抄。
雖然過程中草圖經過無數次的調整和修改,但融入SDGs後,學生有更多時間思考並感受生活、社會、環境的改變,進而將所思所感帶入設計創作中。期許這個課程日後能有更完善、完整的時間操作,讓學生感受到人與自然、動植物、環境的互動與美好,並透過創作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注到這些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