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搭配七年級色彩單元,進行調色與配色練習後,利用對生活環境中色彩的觀察,配合明度與彩度,並融入減塑概念,使學生利用自然植物和食材做結合,學習搭配出無塑的自然風餐盤設計。首先由環境議題導入,以垃圾海、回收看到世界環保問題。第二堂課利用身邊的物品做顏色分類,認識同一色彩有不一樣的色階,不同色階的搭配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接著帶學生認識校園的植物,了解是否可採集、有無毒性以及校園與植物共生問題。並讓學生分組至校園中去採集呼應不同季節的植物,將採集到的植物練習做擺盤並拍照紀錄。讓各組分享上週植物擺盤的照片,並討論之後野餐時的擺盤方式以及分析食材的搭配方式。第六、七堂課將食材帶來,並至校園進行植物採集,利用植物進行擺盤與配色設計(四季為主),做出點綴裝飾的效果,各組進行野餐布置。最後一堂課,欣賞各組的作品後,請學生分享各組的優缺點。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感知色彩運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環境議題著手,把環境議題跨領域結合食農教育。
  2. 能利用各種食物、植物做配色練習並與季節相呼應。
  3. 透過各式活動讓學生了解生活中色彩的多樣性及對環境保護的重新省思,讓學生感受自己可改變的力量。

教師課後省思

  1. 部分學生不清楚食材擺盤的配置方式,可以於課程開始時先讓他們嘗試擺盤練習,實際操作過後,讓學生更加了解擺盤設計。
  2. 原本想要學生將苗栗特色融入餐盤,但多數學生不太能理解與運用,可以於課堂舉實際案例讓學生有先備知識,在後續進行時,才會比較有概念。
  3. 學生分組進行校園踏查,都可以很快上手,並製作出無塑自然風餐盤。
  4. 學生很用心利用營養午餐來做餐盤設計,也很開心可以將剩食賦予新生命。利用午餐食材結合校園自然植栽,不但更有趣味,也讓學生學會更加珍惜食物,成為無塑餐盤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