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數位影像是同學最容易取得的創作媒材,除了讓同學學習畫面構圖中的構成,希望能帶入議題課程,讓影像的內容可以深化,同時帶出同學的問題意識,從生活及周邊的觀察開始,引發同學利用錄像裝置這樣的媒材,對觀眾做出提問或表示。技術上也是讓美術班的同學,學習目前正如火如荼發展的影像技術,試著跨領域融合展現,同時學習如何在空間中展覽呈現,讓作品可以更清楚表現。作品成果展,也邀請來校參觀的普通班同學可以一起思考這些生活中的問題。
美感預期成果
- 在認知方向,除了希望同學認識錄像藝術及錄像藝術家作品等等,同時希望同學具有觀察能力及問題意識,未來能繼續延伸發展相關議題創作,或圍繞議題的多元創作表現。
- 在技術方向,希望同學學習到如何發展影像成為創作工具,拍攝的時候注意影音構成,及能熟練使用數位軟體及跨領域融入不同音樂或是影像素材。
- 此外,裝置及展覽呈現也是此次重點之一,學生要學習如何展呈多媒體作品,包括設備的使用及空間、線材的配置與隱藏。同時如何結合相關象徵物件裝置,更強烈的表達個人的創作理念。
- 希望同學藉著這個單元學習,也更了解錄像作品甚至是新媒體藝術作品,作為日後進路的參考。
教師課後省思
這次的計畫需要結合SDGs聯合國「 2030 永續發展目標」或是教育部 108 課綱之 19 項重大議題,期末錄像藝術家崔廣宇來講評的時候,有詢問同學主題的發想來源,藝術家的意思是同學在想創作題目的時候,可以從最自身相關的題目開始,譬如學習藝術的未來發展焦慮?或是升學上的制度,或是現在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問題等等,我也覺得蠻有道理,有些太大的題目距離同學太遠,也許他們應該思考更切身的問題,從觀察自己的生活及關心自己的未來開始。
不過即使是限定了題目,同學還是能從其中找到自己關心的點去發想,並且以創作提出疑問跟想法,思考議題等等,對高中生都是非常好的學習。不但可以作為同學未來申請相關科系的作品,也可以做為日後創作發想的初始。藉此次計畫還可以跟年輕的藝術家或是非常厲害的崔廣宇藝術家對談,更是收穫豐富!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