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以質感探究水墨表現的文法三寶,從「筆毫、紙質與墨韻」的實作發現原生素材與成品的質感關係,規劃參訪全台唯一手工松煙墨廠與製紙體驗,與筆毫、紙質與墨韻繪畫過程,五感體認媒材質地影響水墨作品質感的成效;從筆性、水性、紙性與墨性中發現其紙筆墨共創的質感之美。發現傳統自然寫生到現代創造的皴法也有不同的質感詮釋。探究與實際體驗傳統與現代水墨的表現形式,期盼在實作過程中感受觸摸與觀察到質感的差異與美感。網路資源可以讓我們開拓水墨視野或是進行質感作品整合與創作;將多次作品運用 CANVA 編輯為作品集,並運用拼貼表現發現並再創質感組合的新視覺。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從生活、物件或環境中觀察的對象,請列舉一至三點)
- 能觸摸分辨墨條加入麝香冰片與機器擠壓後不同的質地
- 能分辨紙纖維的質感與生熟紙的不同
- 能觀察筆墨紙畫出的不同質地與自然質地的筆墨。
- 美感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習的美術設計工具或技法,請列舉一至三點)
- 能從自然觀察進行寫生創作
- 能運用特殊紙材、不同筆毫筆勢或實驗技法發現紙墨上質感差異
- 能運用水墨作品的質感元素組合與再創。
- 美感概念(課程中引導學生認識的藝術、美學或設計概念,請列舉一至三點)
- 能以乾、濕、濃、淡、焦表現墨色的質感
- 能發現筆墨繪畫過程的質感變化。
- 能運用水墨皴染表現的質感。
- 能看出水墨作品宏觀的宇宙山勢雲霧流動感與微觀的峻擦光影質地之美。
教師課後省思
- 本計畫課程很成功地從水墨工具質材的多面向經由學生實作發現質感的豐富變化。很適合規畫於為來的水墨單元中,不同於以往水墨課以描繪主體花鳥、人物山水畫或繪畫史的分類設計的課程,更能讓學生一一認識水墨墨韻、紙材與筆趣的水墨特質與五感感受力。
- 循序從墨韻、紙張、毛筆、一一建構對水墨質感探究與水墨畫的學習。
- 本學期人物水墨課程主要進行鑑賞課程,學生們都選擇寫生植物,未來希望安排到實作課。
- 校外參訪實作課程墨趣-墨條的材料質感實作(3 小時)紙魔-紙纖維的質感發現與實作(3 小時),因為經費與時間關係只能規畫一個班進行,實屬可惜,解決方案只能在其他班課堂上以照片方享實際體驗的內容增進墨與紙材的認識。
- 因為最後規畫拼貼課將完全裁剪破壞原本的水墨作品,所以在前一堂課規畫數位作品集,建檔編輯作品,可讓學生一一觀察回響本學習所有學習的歷程,並再學習 CANVA 編輯軟體,實為重要。
- 戲墨皴拚單元分為 2 種表現方式讓學生自選:一種實體畫作解構再組合,學生們多善用作品的質感肌理元素結合聯想或寫實方法組合作品。另一種以 CANVA 編輯軟體,進行數位作品自由縮放大小的組合創作。拼貼作品豐富多元許多意想不到的表現風格與美感。因為部分班級上課時數較少的關係,彈性開放自選作品集或拚貼創作選擇一件作品,還好只有 2 個班級。
- 每次單元作品先統一收件保存到最後,有助作品集及拼貼作品才能完整進行課程,但部分學生沒有簽名仍有作品不足不齊的缺失。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