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澎湖的聚落本富有歷史的滄桑韻味,再加上漁村特有的海洋文化氣息,小而有情的社區也是澎湖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但可惜人口外移嚴重,導致聚落裡常有些老舊破損,甚至已塌倒的危險老屋,亟待整理。
學生居住的社區有許多老舊房子的痕跡,希望從最簡單的花磚開始,帶領學生重新回到時光的回憶中,也希望藉由花磚與文化色彩的學習,透過藝術與生活日常連結,進一步塑立社區認同、文化傳達與永續家園,旨在用色彩串起大家對城市的共鳴。能為這短暫消逝的美麗,留下永恆的記憶,也讓學生重新體會往日的美感與創意。
希望可以再度嘗試將花磚課程,再次深化提高層次到澎湖縣特色花磚,藉由澎湖文化色的五色,澎湖縣樹、縣魚、縣鳥、縣樹跟縣寶的圖案,融入數位科技的輔助教學,希望學生可以從美的三個面向出發,重視美跟自己、他人、自然環境的關係。活化自己居住的社區到縣市,重振社區的文化,達到永續家園的使命。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理解並詮釋花磚在台灣建築的意涵。
  2. 學生能區辨台灣花磚意涵與國外的不同之處。
  3. 經由數學幾何的原理,有效的藉由圖案表達,自己對於花磚的構成分析。
  4. 運用資訊教學,進行配色活動,覺察配色的原則與效果,進行對比配色實驗與練習。
  5. 在圖案設計產出過程中學習觀察與問題解決思考,能用更多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與自己的家鄉。
  6. 經歷創作的挑戰後,更能理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美好過程。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去年畫過社區圖案進行花磚設計,今年換了主題(澎湖特色圖案),對他們來說較不熟悉,所以在圖案的認識與圖形的解離上,花費更多時間進行引導與調整,可能需要經歷兩次的解離與重組,才能重現圖案的特色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