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現在女校學生常常會想要買很多潮T妝扮自己,但會遇見『此件衣服顏色喜歡但其中圖案不喜歡』、『這件打板喜歡但上面寫的標語不喜歡』。如何呈現自己最想要展現的圖案與特質,可以自製圖案、IP、並自創『文創客製化』嗎?
但如何引導圖案與文字又會是一個很難的課題,於是今年使用了AI工具融入課堂,讓學生在生涯規劃議題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文字敘述未來圖像。利用ChetGPT 咒語生出標語,再使用copolit 讓標語文字生圖,直到產出圖案,標語與素材可以作為學習鷹架,可以作為學生產出服裝型版製作的參考圖案,運用簡化等設計法則,將作品導引至更完整的境界。
服裝完成的最後,希望學生可以穿出時尚。讓學生搭配合宜的配件與飾品,在班上走秀,增強個人的自信心,此作品也可以成為之後高三時二階面試的服裝備案。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走出校園,對城市的變遷,以美感技術和眼睛記錄下城市,並在雜亂的城市立面中,找到建築物的立面構成秩序,轉化成結構紀錄與藝術表現作品。預期以上列活動,讓學生對生活周遭環境有感,並能以構成美感作為生活素養之一。
教師課後省思
- 第二節課學生使用便利貼標示教室內的「衍生物」,貼完之後教室到處都便利貼,看起來很有趣,可惜忘記留下照片。這個活動有趣、好玩,又可以讓學生看到習以為常的教室空間內,實際上隨著使用者的變化,所以有許多歷史的累積。
- 讓學生使用描圖紙繪製去做立面的研究,用繪畫、視覺化,動手的方式讓學生去做立面研究,高三的學生做起來也算順手,他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畫圖、切紙張,也算舒壓。所以這個方式:描圖紙取代數位繪圖工具圖層的概念,可行而效果不錯。
- 學生做完立體浮雕之後,在原先建築內書寫看法,學生基本上能書寫出自己的看法出來,但是我認為視覺表現的樣貌要再想一想,讓視覺上展出時和立面模型可以更加呼應。
- 做完的時候,學生都覺得成果不錯,也覺得感到滿意。有學生說:「南港的建築,應該要回到社區去展出」。目前這項希望尚未實現,我期待在學生六月畢業前,能將作品實際到社區的替代空間展出。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