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質地造就美感,成就功能」,為質感構面的中心概念,觀看這個世界,大自然與人造物中的材質琳瑯滿目,各有各的觸感、功能,成就了各式各樣的生活美學,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品質,「質感」構面實驗課程以英國lush手工皂為啟發,操作石膏名片夾。
石膏粉因加水有放熱現象,乾後的石膏制品會凝固,且具有微孔结构和加热脱水性,有优良的隔音、隔热和防火性能;石膏的質地細緻能充份翻模原本物體的材質肌理,因此讓學生以石膏為質感呈現的主體,探索不同物質的質感樣貌,分為視覺、觸覺和嗅覺三部份來探索,並引導學生進入功能性的思考。
第一階段視覺、觸覺的部份,讓學生將收集到的材質做表現肌理的拓印,第二部份加入其他物質改變石膏本有的質地,因石膏脫水後也有易碎的情形,可以考慮如何強化增加耐用的部份,第三部份思考便條紙夾的形式,用選定的材質構成後,藻膠翻模成形,再用第二部份調製好的石膏(有加入不同材質的複合物質石膏)灌注成形。

美感預期成果

透過材質的美感體驗課程,觀察及認識大自然與人造物的各種材質之美,讓學生能充份了解石膏材質的特性,在三態的變化中,並藉由石膏翻模體會生活當中各種材質之美,接著第二階段讓學生在石膏三態變化的階段過程中,挑戰不同介質的加入所產生的質感變化,最後利用材質的構成先灌入變異後的石膏材質,完成後的作品質感也能融入在現實的生活中是協調,提升美的價值。

教師課後省思

執行這個美感課程時,正巧碰上了冠狀病毒在台肆虐,學校便很快地停課,改成線上授課,此時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實作的內容也必須跟著調整因應,因此質感觀察的部份便從校園環境進到了家中,家裡有著比學校更多不同材質的物品,從學生的作業就會發現質感的探索非常多元多樣,拍照用編輯軟體彙整也難不倒他們。但實作的部份,因學生無法出外購買材料,或到校領材料,加上家長有安全上的顧慮,只能朝向學生家裡可能有的材料和工具來操作。在學生邊學習邊熟悉meet 和classroom、google文件如何操作後,老師可以趁此指導學生的數位作業,編輯拍照所收集的數位照片,更意外地找到了好用又免費的編輯軟體,如coolors和Fotojet,增加效益, 正所謂危機就是轉機。

實作的部份透過實物投影機可以輔助線上教學,讓學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如何操作,不僅細節可以放大,還可以錄影回放,或將影片上傳至classroom 讓學生複習。

9月實體上課補做美感課程實作部份,完成校園質感的拓印,石膏翻模和石膏質變。超輕土拓印的效果很好,可以清楚呈現材質的肌理,即使是很細微的部份如頭髮、書包背帶編織的紋路、手紋…等,都可以;石膏翻模的部份,因同學找的物件過細、穿孔、或脫模時過於用力,造型多有毀損。失敗重做的比例偏高,但失敗的經驗,卻讓學生清楚的了解到翻模所需注意的問題。

而石膏塊體模組是質感體驗最有趣的部份,由於添加的物質會讓石膏產生豐富的質變,就像手工紙一樣,成為很獨特的樣貌,建議可以用兩節課的時間「實驗+分析」, 學生的體驗與感受會更加深刻,且更能掌握石膏質變後的美感與品質。

最後現成物的構成,質感的仿製,利用油土易脫模不會乾的特性,又能輕易製造材質肌理,鑲嵌現成物,構圖使用構成的排列原則漸變、對稱、聚散、放射、比例…等完成「便條紙夾」主題創作,進入矽膠製模。

矽膠製模到石膏灌模來不及於交計畫成果前完成,需要再二節課的時間來操作,留待後續補足成果。(遇到的問題與對策、未來的教學規劃等等,可作為課程推廣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