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比例是影響美感效果的相對關係,而比例感「是對尺寸的大小有審美的情緒」(何欣怡,2017) ,構成則是聯結各式要素的整體展現。當空間中不止有一個以上的物件時,就得考慮到構成;當物件的比例改變時,往往構成關係也隨之改變。
本課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觀察後,透過簡單的比例工具進行操作;理解格線的分割邏輯;體驗平面設計中的比例關係與版面構成,建立起學生對於平面構成中字體大小、空間留白、圖文配置等「比例+構成」的美感觀念(本部分係參考臺南市復興國中余秀蘭師於106學年度第2學期「比例」教案:我的讀書筆記),並意識到版面編排在美感與訊息傳達上的重要性,接著進一步將「比例+構成」概念運用於「校慶運動會」的紀念品設計中。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了解並描述比例、構成與美感之間的關係。
2. 學生能了解並描述比例、構成與數學之間的理論基礎。
3. 學生能了解在不同的空間中需要何種比例與構成,也就是合宜的關係。
4. 學生能在生活中(從平面到立體),實際應用合宜的比例與構成關係。
5. 學生能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達及反思討論。

教師課後省思

1. 比例與數學理論結合:
部分學生對於數學有恐懼感,比例的理論基礎即是數學,不管是等差數列、等比數列、黃金比例…。透過本課程讓學生將比例的數學理論予以視覺圖像化,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而國一第一學期的學生,尚未學習畢氏定理及開根號,在黃金比例、黃金分割的教學上需要多費心
2. 比例與身體:
青春期的國中學生對於身材比例的議題,特別敏感。教師在引導時,以身材比例作為出發,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將重點放於「人體的尺度大致都有相近的比例數值,但可以靠後天的穿著修飾」。避免學生建立「瘦即是美,胖就是不美」的錯誤觀念。鼓勵學生接受自己的身材,學習如何穿著搭配;養成好的運動習慣;保持優雅端正的儀態…,這些都是修飾身材比例的好方法。
3. 將比例與構成觀念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比例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衣服尺寸、文具、工具、提袋、背袋、書籍…任何在使用上、穿著上的生活用品都和比例密切相關,而空間中桌、椅、床、櫃、樓梯、吊燈、招牌…亦和比例密不可分。學生建立起比例與構成觀念後,鼓勵學生將概念實際應用在筆記書寫、教室布置、生活物品挑選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比例感資料庫。
4. 將概念持續延伸,擴展至街道以及公共空間中:
本次的課程係由學生自己的身體出發,擴展到自己日常的生活物品,日後可請學生以相同概念,延續觀察到教室公佈欄、街道招牌看板、公共場域中。儘管國中生能力有限,但比例感建立後,學生就能覺察出可以加強改進的地方;如同埋下美感的種子,日後學生出了社會,當他有能力時,相信台灣的環境就會逐漸產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