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延續上學期的水果構成,了解水果不同的切法所產生的型態樣貌後,要請學生於這學期思考立體的構成,以水果果凍為媒介,思考如何在一個立方體中,四面、六面、半圓形中可以呈現水果的繽紛樣貌與色彩,擺放位置、呈現角度、搭配的色彩,讓學生除了理論的學習上, 透過實際操作結合生活中運用,做更進一步關於美感的思考。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對於生活的各式各樣物品都能融入美感的眼光設計、欣賞,而不單純地認為美感僅止於繪畫技巧地呈現,在校園生活中增加對於食物、色彩、立體構成的感知與敏銳性。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在上學期已做過水果的切面處理,在這學期的水果切面較能掌握,果凍的部分因為必須具可食用的特性,在果皮的處理上需要考量是否可直接食用或是須將果皮去除。
部分同學對於三視圖較有困難,需要多加引導方能將水果的造型呈現;在果凍粉的處理方面,需要用到爐火做煮沸,因此需要借用家政教室,必須與綜合老師做協調,確認家政教室可使用的時間與善後的整理。
大多數的同學都能安全使用刀具、削皮刀,並能妥善處理果皮、廚餘,少數 同學在開爐火時需要教學或是同學協助,而這也是讓學生藉由課程學習生活技能的一種方式。
在三種容器的視覺呈現上,除顏色外尚須考慮線條和塊面,設計圖的創作可引導學生思考各層面的搭配,實際操作中則可透過更為直觀的方式去做調整與修改,在整個課程中可發現有學生在設計圖上琢磨許久,
在實際操作時因為有設計圖的引導反而可以加快完成速度;而有些學生對於立體透視較不熟悉,透過實際的操作,增加了對立體造型與構面的了解與認識!因此也讓教師在設計課程時,考量到不僅是讓學生畫平面的設計圖稿,更需要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才能讓立體作品能更真實、具有體感的呈現,同時也可讓空間感較不足的學生,藉由操作,累積對於立體造型的直覺感受與知覺記憶!
- 01顏色的味道
以提問方式讓學生思考顏色與視覺、味覺的相關聯,先透過紙上作顏色配置的練習,使色彩的運用可以更為純熟,並且能與味道相互連結,進而設計出不同風貌的果凍設計。
- 02顏色的味道與配色
讓學生先透過紙上作顏色配置的練習,使色彩的運用可以更為純熟,並且能與味道相互連結,進而設計出不同風貌的果凍設計。
- 03水果雕塑設計-四面、六面、半圓形設計思考
以實際的果凍杯講解不同角度與面塊看到的果凍樣貌與水果切面,使學生能更深入思考水果的擺放位置於呈現角度的相對應關係。
- 04水果雕塑設計-四面、六面、半圓形設計思考
以色鉛筆完成水果四面、六面半圓形切面與果凍的設計圖,並與組員相互討論,確認水果擺放位置與切面的呈現是否與實際狀況相吻合。
- 05實際操作並了解各式果凍不同成分
根據之前的果凍設計圖,分組進行水果的切面、造型與擺放,完成立方體、圓柱與半圓形狀果凍的製作。
- 06實際操作、擺放拍照欣賞作品照片與展出
果凍完成後實際擺盤並呈現出接近原先設計的樣貌,在教室內展出學生作品照片,同學間互相欣賞並找出彼此的優點與可以調整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