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教案希望藉由製作收納箱/展示箱的過程,讓學生練習測量箱子大小與人體的比例、箱子內部切割空間的比例,怎樣才會達到實用又好看的狀態,希望學生做中學,炒出他們認為最良好的紙箱比例。並且嘗試切割空間,探討空間收納、展開的可能性。從活動中可以學到運用比例(模矩)分配空間、立體空間的構成、卡紙構造的連接技巧,不過教師講解的重心放在比例。
教案發想點源於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移動展演空間/賣場/工具箱,為了要能夠機動,宥於空間大小限制,對於他們裝載物品的空間規劃往往有一番巧思設計,例如台灣的變形舞台卡車、早餐貨車、LV的行李箱。

美感預期成果

察覺使用比例(模矩)排列事物,容易整齊。

培養事物尺寸與人體相對比例的注意力。

 

教師課後省思

1. 對於比例的美感,因為不希望是教條式的讓學生直接套黃金比,而是自己實驗、體驗,所以一開始在第二堂 抽屜間隔 的單元請學生自行摸索,但學生有時會將這個單元當成造型圖案、七巧板式的排列,所以還是向學生說明,造型的好看、有趣與否,與比例是否適宜是兩個不同概念,有趣的造型通常空間利用的效率都不好。

2. 使用子彈積木在 第三堂 時,學生容易將心思花在組裝積木的造型上,而忽略比例長寬高的實驗,教師應適度提醒。若再實施,子彈積木最好能事先分類成單一顏色,或是漆成同一顏色,使學生專注在比例的美感上,而非顏色的花花綠綠。

3. 第四五六堂的時間若能再延長,學生或許會對適當的比例有更多的體驗時間,構思有創意的展開箱子方式也更有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