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探討環境美學出發,讓學生省思環境的美感從何而來,並檢視教室與校園環境中美與不美的地方,讓學生覺察到掃具的設計會影響環境整體美感,並透過討論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結合視覺藝術課程中色彩學的學習,讓學生透過校園色彩的採集探索生活環境中的色彩有哪些?並建立校園色彩資料庫,分析這些生活環境色彩的明度、彩度等特性,歸納整理出多數的環境生活色彩擁有的色彩特性,最後利用掃具的重新配色提案,實踐美感行動,提出能改善生活環境中視覺美感的方法。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思考掃具的設計如何影響環境空間,並從中認識環境美學的重要性,並能利用APP建立校園色彩資料庫,透過分析資料了解環境色彩的色彩特性,最後利用掃具的重新配色,實踐美感行動,完成校園掃具提案書,試著改善生活環境中的視覺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在課程進行之前,對多數學生而言,掃具只是一項工具,甚至有些孩子會把它當成玩具,在打掃的過程中並不愛惜這些掃具,導致校園掃具有各式各樣的損壞,學生也不能理解為何校園掃具總是看起來醜醜的而且很難用,在一開始學生對校園掃具有非常多的抱怨,提出很多不好用的地方,但隨著課程的進行,學生開始察覺到校園掃具的困境其實有某部分是因為人為因素產生的,在學生不當使用下的校園掃具有著生鏽、變形或是表皮脫落的損壞,讓校園掃具變得更難收納、更難看。前兩堂課藉由教師的引導與小組討論,學生都能提出現有校園掃具的問題,也能理解校園掃具多年來難以改變的困境,其中個人覺得最大的價值在於學生都能察覺到人為不當使用的結果讓掃具變得更雜亂難看,希望未來在使用掃具時學生能更珍惜掃具。
在討論解決方法時,學生多數覺得全面更換掃具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因為需要一筆非常大筆的經費,而且全面淘汰現有掃具並不環保,因此多數學生認為逐步汰換掃具會是一項比較可行的方法,並且認為目前最緊急的應該是解決收納的問題,如果透過重新設計掃具的收納方法,可以立即讓掃具看起來比較整齊,有多組學生甚至提出學校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不是更換掃具而是可以適切收納掃具的掃具櫃。透過課程引導與討論,個人認為若能因為這些覺察與心得,學生能在平時將掃具用心排整齊且試著找到合適的收納方法,便是一個很棒的課程實踐。
此次的課程設計雖然不能真正做出一套適合光武國中的校園掃具,但是最後產出的提案中可以看到學生們搜尋資料後,試著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市售掃具為基礎提出各種不同的提案,從中能看到學生不同的想法與試著解決現有問題的思考,並且能夠作為生活中的美學實踐是課程的一大價值。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