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透過比例單元發現人體與生活物件的空間關係、探索實體與負空間的虛實美感,而後應用比例模矩於微型櫃體設計。
發現比例階段:透過拍攝對象一近一遠或一大一小的錯位差異,進行「人大景小」、「物大人小」的攝影活動,藉此感受身體與空間大小的尺度關係;以自己的身體部位(手指、手掌、手臂)為比例的度量標準,量測家具或生活用品的尺寸,探索符合身體需求與家具的比例關係。
虛實轉換階段:透過圖地反轉的設計實例介紹,理解實體(正)與虛無空間(負)互為主體的雙重意涵趣味性。將負空間剪影襯底,初步完成比例分割。由視覺觀看空間的角度,感受不同面積比例所帶來的差異。進而比較不同年齡的身體比例,與商品設計比例的視覺感受,找出符合個別需求的合適比例後,調整初步設計的比例分割。
比例設計階段:透過操作白色比例壓克力片,將比例分割線條轉化為迷你版櫃面,拍攝去背後,與環境空間、身體比例、搭配空間氛圍之物件,設計數位型態的整體空間語彙。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觀察錯位攝影感受身體與空間的尺度;並學會比例量測,藉此探索舒適的身體與家具比例關係。
  2. 將負空間剪影概念融入書櫃設計,可感受實體與虛無空間的轉換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看著《比例格子協奏曲一書中科比意的話語:「設定比例就像是區分音節長短的韻律,用相同熱情的精神,使之更精緻」,咀嚼並思考:調整自己的內在比例,也許心中的樂章可以因此而成曲。

(一)比比大小

5/19因疫情停課,學生全數改為在家線上學習,但美感課程不能停,分析講解比例大小的錯視差異後,讓學生利用在家的物品或景色拍攝與人的錯視比例關係,有拿妹妹開刀以槍比對、拿畫筆或噴漆彩繪天空的大手,也有因家人不在,只能拿樂高小人或公仔躲在鏡下、瓶中、水桶內、玩具車前擺拍,充滿創意的比例觀察及空間發想,並無因疫情待置家中而受限,反而開啟更多元的角度進行環境的探索。

(二)比比身手:

這周開始出賣自己的小手手量測物品,孩子們開發不少手勢當基本單位,在家上美感課收穫真是不少。欣慰孩子立馬應用「寸」來量測airpods,但也感嘆:airpods的殼居然這麼高級,真是開眼界了。(貧民百姓無法見識的高端產物)

(三)正負空間+滾動的天空8比特:

線上講解正負空間設計作品「太空侵略者」時,發現小兒子匍匐前進偷偷躲在桌下,冒出顆頭偷聽我介紹設計中的正負空間,之後分享他的心得:「中間那個很像滾動的天空裡的障礙物喔」,找了Youtube才發現:原來是8比特關卡的1星角色!也因此啟發了新的靈感:運用小精靈的造型搭配8比特遊戲角色,說明曲線轉換至像素化格線的實例,使負空間造型轉換為比例分割有前例可循。

(四)負空間剪影:

雖然是線上教學的比例美感課程,但學生在家裡發現的各式負空間造型與聯想,更是處處充滿了驚喜:

1.以往的比例課程缺少了生活觀察的部分,相對的負空間聯想就容易偏向自由發想的造型而顯得薄弱空無,這次雖因疫情在家學習有些不便,但也多了讓孩子從生活環境的空間或物品仔細觀看、重新發現的機會。

2.一開始學生很容易習慣先注意到實體的圖樣而忽視負空間,需再次提醒,並於線上課程時,以其他同學的照片示範圈出負空間範圍,才能調整觀看的方式,被示範的學生,則更細緻找到自己詮釋空間的想法。

3.上比例單元第三年了,慢慢放下努力想解釋清楚的費式數列、音樂邏輯,專注在生活的觀察及設計應用就好,後續的比例分割還零零落落,應該是只聽一次仍有許多不解的地方,下學期再來好好的調整修正一番。

(五)排組比例壓克力片:

開學後,升三年級的學生繼續將之前設計的線性比例分割,以壓克力片完成實體。

雖說強調:內部要有置放物件的空間、接合的邊緣要接緊、底部要有立於地面的假想線,但還是有堅持要排成三角形的、玩疊高高的、堆成拱橋跨越走道的,就當作這也是一種熟悉材料的方式吧!

解決問題:長度片數不夠的,學生找到解決方式:兩片銜接;原本設計缺乏比例關係的,改以最小單位壓克力片當作比例1充當間距;回字形無支撐點的,加上一小塊壓克力片銜接,讓它的空間型態得以成立。

(六)比例收納櫃+數位合成:

雖說原始構想是將櫃體置放於地面上,但當學生將它擺放在牆上時,竟也有層板的簡潔感。

走文青風的比例微型櫃,帶點楓木色調,不再是原本壓克力片的死白,霓表示:「拍的時候剛好有光線,它就變成這樣的顏色了」,真是太神奇。

最後,感謝凌天老師的課程分享講評:「透過攝影重新發現新的尺度,居家環境轉換觀察的角度,看到有趣的負空間及身體對應空間的關係,透過數位白板開啟學生的眼睛,都是美感核心觀察與回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