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實施於台南市立東山國民中學。

本計畫延續上學期學生的美感經驗(東山咖啡物語),導入「循環經濟」概念,以咖啡渣、咖啡葉作為染料,探索咖啡色系的色彩變化與搭配合宜的地方色彩。
課程從品味咖啡開始,從觀察沖煮咖啡因不同濃度呈現的色澤變化,覺知咖啡色其實是有很多層次。再觀察逐漸加入鮮奶之後所產生的變化,進而探索漸層的概念。其次,藉由衣物髒染咖啡漬,試著讓學生實作練習,了解人工色與天然色彩的不同。
接著以咖啡色系和紙膠帶為主,進行色彩搭配實驗,搭配出調和及衝突的顏色。同時結合地方其他農產火龍果、柑橘色彩進行地方色配色練習。
最後小組選擇咖啡渣、咖啡葉、進行染布實驗,讓小組內的布可以有不同的漸層變化,曬乾後,小組討論如何應用這些染布搭配出具有地方色彩的創意物件,最後再讓小組分享成品。

美感預期成果

本課程參考自花蓮縣立秀林國中張寶心老師「配,PLAY」課程。

原案課程設計從觀察校園周遭環境開始,利用學校特殊地理位置(靠海)導引學生觀察色彩變化,是有效的教學策略。緊接著以「色紙」作為相似色、對比色練習,相當適宜一堂課的操作時間。

該課程搭配家政課融入「校本課程」-編織學習,應該無法在一堂課完成作品,必須利用課餘時間修飾。至於布染單元,從備料、染製、曬乾過程中教師必須先行投入較多的時間準備,才足以一堂課內完成。
誠如作者所言,因諸多因素未能在時間內完成,僅執行至小拼不可能規劃與分享,後續的簡易拼接與展示分享無法完成(根據成果報告以8-10堂課為宜)。原案整體成效以達到認識環境色彩並嘗試色彩搭配的預期成果;延伸8-10堂將可預期發現色彩的協調組合並嘗拼湊協調色彩的成效。

基於上述分析,結合「咖啡」主軸校本課程特色,本計畫預期學生將學會使用植物染出不同咖啡色系(色相、明度、彩度)變化的色彩,自主嘗試搭配其他東山物產或文化等地方色彩,規劃應用於創意物件。

教師課後省思

1、第3堂地方色彩搭配練習,選擇以兩色搭配為宜。學生具有比例的先備經驗(107-1美感課程),教師選擇硬邊藝術典範作品作為典範遷移,學生亦容易上手。另外,可建議學生以三角形、長方形等造形及線條為主,亦可以轉化意象成梯形。形狀的邊緣要就尺裁切。過程中多數學生比較不敢大膽嘗試大面積的色面搭配,可多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2、第4堂課植物染過程中,部分學生不解為何塗繪豆漿?乾了就看不到,要如何染?要不要加顏色?教師可先請學生思考豆漿的主要營養成分是什麼?慢慢引導學生覺知,是蛋白質的關係。同樣地,第5堂課中,對於使用白醋、木灰定色,為何會產生色相的微變,並可結合化學課酸鹼值測試紙的概念,請學生去思考色相的變化。

3、第6堂課,教師講評關於色彩搭配平衡能力是本能,因為我們是用兩眼在看世界,用心觀看順眼即是平衡所致,就同學作品可以應證。美感是引出來。植物染布地方色彩搭配,可延續第三堂課練習經驗,或直接引用成果。強調應用所學如何結合地方循環經濟盤點地方色彩。經濟成本概念,設計以兩色為基礎的識別證帶、環保背帶用布文創植物染布。

4、本課程是色彩構面,對於植物染相關前置作業,可能需要教師課前處理,例如:胚布的退漿、剪裁、染液、助染液體、定色液體的準備。

5、植物染布作為教學成果,可結合家政課縫紉課程進行跨領域教學,應用於開發生活文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