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藉由這系列的課程,讓學生認識不同文化的紋飾藝術。因本校與印度學校締結姊妹校,所以從印度Henna彩繪藝術切入,讓學生認識其彩繪圖案的構成與背後的文化意涵,並更深入了解印度文化和體驗繪製Henna。從其紋飾中讓學生觀察線不同質感的變化以及其排列組合出的視覺效果。
介紹運用線條呈現作品的藝術風格-禪繞畫,讓學生嘗試畫出不同粗細、角度的線條如何構成一個畫面,學生在學習單進行線條的組合練習,並結合所學完成一張禪繞畫作品。
接著將課程拉回我們生活周遭,請學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看到哪些紋飾藝術?教師介紹剪紙藝術,讓學生從中發現其圖案中的民俗文化含義及使用目的,並講解基本剪紙計法,讓學生體驗剪紙的技巧和完成窗花小作品。
最後,讓學生根據前幾堂課所學設計卡片圖騰,以兩隻手為題,一隻手使用傳統剪紙藝術的圖騰與在地元素融合進行紋樣設計,一隻手使用Henna彩繪藝術的圖騰進行紋樣,並用剪紙藝術的剪紙和切割技巧製作出卡片。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透過認識不同文化的紋飾藝術,了解線條構成與排列組合的方法,應用於花紋設計之中。
- 學生能觀察並運用不同文化中圖騰的寓意和祝福,並設計成獨一無二的紋飾,且運用剪紙的技法製作卡片。
教師課後省思
- 本課程以文化交流角度出發,讓學生能除了能了解傳統剪紙藝術和吉祥圖案寓意之外,也能認識不同文化的紋飾應用與意涵。
- 透過鏤空卡片設計,讓學生有機會能多思考作品中的構圖和紋飾搭配。
- 利用學習任務,讓學生能逐步體驗不同的剪紙技法,對美感構成也有不同詮釋解讀。
- 透過自評與互評,讓學生回饋感想並分享作品,並互相學習彼此作品特色及優點。
藉由協同課程,進行跨領域的教學,也讓學生能有不同面向的學習。
- 01認識Henna彩繪藝術的紋樣
1.介紹印度Henna彩繪藝術、用途與意涵。 2.認識印度文化與其文化背後的符號意涵。 3.學生能從紋飾中了解反覆與對稱的應用。
- 02介紹與參觀學校與印度姊妹校交流成果展
1.介紹本校與印度姊妹校Mira Model School文化交流的方式和主題。 2.教師導覽並讓學生參觀學校印度姊妹校成果展。
- 03了解線條的構成與禪繞畫
1.認識基本線條的形式。 2.觀察線條藉由粗細曲直變化所形成的視覺效果。 3.認識禪繞畫的呈現形式及其精神。 4.學生練習不同線條的展現和組合方式。
- 04禪繞畫創作
1.將前堂課所學的線條表現方式應用於創作。
- 05從生活中發現紋樣-剪紙藝術
1.透過問答讓學生覺察生活中的紋樣。 2.介紹剪紙藝術與種類(傳統民間藝術,以紙為材料,透過剪刀或刻刀的剪裁與刻劃,記錄與傳遞各種訊息與圖像,分為陽刻剪紙、陰刻剪紙和對稱剪紙) 3.認識剪紙紋樣的民俗文化含義及使用目的。 4.介紹國內外剪紙藝術家,以及剪紙藝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 06傳統剪紙藝術-窗花技法與創作(對稱剪紙)
1.了解剪紙的技法-對稱(2摺、4摺和6摺)。 2.介紹春字的剪法,並實作。
- 07傳統剪紙藝術-窗花技法與創作陽、陰刻剪紙
1.了解剪紙的技法-陽刻、陰刻。
- 08紋樣元素素化繁為簡收集與元
1.認識吉祥圖案及其意涵。 2.介紹紋樣元素設計方法-紋樣元素化繁為簡。 (將實際物體平面化)
- 09卡片製作-手上的紋樣設計
1.以交流為題進行卡片草圖設計,並融入所學紋樣設計。
- 010卡片製作-剪紙
1.根據草圖完成鏤空卡片作品。
- 011卡片內容書寫與分享
1.書寫卡片內容,並上台介紹自己的卡片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