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透過任務性提問,讓學生開始嘗試動手以不同的紙結構解決問題,在因應不同任務產出不同結構的過程中,感受結構的力與美感。第二階段為了強化學生的編織能力與材質體驗,邀請原住民師資介紹部落選取植物編織的經驗與技法,結合本校原住民重點學校的特色,促進族群文化理解與交流,更整合學校擁有後山「類森林」的環境特色,讓學生實際走訪觀察平時不曾駐足停留的周遭環境,採集「可用的質感」。也透過手作與材質採集,反思人類使用資源的方式,養成對環境與自然的尊重。最後,請學生分組選取採集的質感與教師提供素材,編織出具手感溫度的立體生活物件,分組規畫系列課程成果展示內容,並相互觀摩日常生活物件運用編織技法所產生的合宜質感與結構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觀察分辨不同的材質與質感,分析其特性,並透過走訪活動進行材質蒐集。
學生能掌握不同質感,視需求運用編織技法設計製作結構合宜的生活物件。
整合多元文化教育與環境教育議題,讓學生透過實際走訪觀察與手作體驗不曾注意的材質美感,喚起對環境的關懷以及對不同族群知識文化的尊重。

教師課後省思

材質(質感)的美感經驗
本系列課程帶領學生實際走入後山認識自然物,希望透過對周遭環境的踏查與觀察,以及「運用自然物」創作的前提下,讓學生試著接觸更多不同自然物件的材質,並思考不同需求的生活物件適合以怎樣的材質與質感製作、呈現。不同自然素材經過纖維處理和編織,除了呈現不同材質特性,不同技法也呈現不同的質感,引導學生接觸練習並觀察質感,是課程中的重點,雖然最後的日常生活物件製作有部分組別使用人造物如紙張、棉線,但多半為可回收物,或是直接使用回收物再利用,也能選取合宜的質感搭配。

結構的美感經驗
結構是本學期課程的重點,本次規劃從趣味性的結構練習競賽開始,請學生設計牢固的結構,組成,但是因為學生的立體空間概念較為不足,因此對於毫無頭緒的學生則鼓勵其可使用最簡單的幾何圖形,設計出能夠相互接合的「構造」即可。最後成果以小組為單位呈現,所有組別皆能設計製造出實用的燈飾,算是相當成功的課程。值得一提的是在構造設計上,機電科學生的設計創意發想、構造設計的接合穩固性與試做模型精準度明顯比幼保科學生更佳,此應與該科學生已學習過電腦製圖相關。

環境教育與原住民族教育融入

課程發想時希望融入環境教育以及原住民族教育議題,或許是因為學生接觸較多的環境教育資訊,在環境倫理、友善環境議題上大部分能得到學生的回應與共鳴,然而與原住民族議題相關的文化理解與尊重就需要更多引導。本次課程由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知識體系切入,課程中原住民講師介紹魯凱族工作刀性別禁忌時,也額外延伸了許多關於文化尊重和性別平等議題的討論,算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課程時間安排方面

因為希望能在一學年的美感課程中介紹各個美感構面,本課程主要介紹構面包含色彩、質感、構造。由於色彩與質感的概念學生較易接受,故此二構面安排共6節課進行教學;而構造因為概念較為抽象,也希望透過實際動手做加深學生對於構造的認識,因此安排6節課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