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在美感學習上主要分成三個面向﹕(一)藉由現成花磚的圖樣設計,讓學生學習圖樣美感的構成。(二)藉由現成花磚的配色設計,讓學生學習色彩的組合。(三)藉由上述的學習應用於校內某些牆面或地磚的模擬設計;從體驗、觀察、分析到分析環境中的美感。本校於111學年度改制為實驗學校,將藝術與社會領域歸為同領域課程,亟需社會與藝術跨領域課程的試驗與探索,藉由花磚的學習,擬在臺灣或外國花磚歷史的學習中,了解花磚在歷史卷軸中的巧飾妝點。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從生活、物件或環境中觀察的對象,請列舉一至三點)
  1. 觀察描述生活周遭的物件結構
  2. 能辨認結構失衡
  3. 能對失衡的結構進行修正補強
  • 美感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習的美術設計工具或技法,請列舉一至三點)
  1. 摺紙,以基本型的複製成另一符合連續原則的結構。
  • 美感概念(課程中引導學生認識的藝術、美學或設計概念,,請列舉一至三點)
  1. 能了解結構間的強度關係,能設計出兼具力量與美感的結構
  • 其他美感目標融入重大議題或配合校本、跨域、學校活動等,可依需要列舉

教師課後省思

  1. 課程規劃時間可以再彈性調整:結構的課程,需要從材料的試驗開始,熱身式的半立體製作到立體結構的完成,過程如果希望學生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對各種材料進行試驗,六節課其實不太夠,本系列課程可以再增加時數。
  2. 課程設計可再增加單元:這次把一些比較趣味性的設計,像是玩積木和秤飲料的設計,相信這是非常吸引學生的設計,下次可以將這些有趣的單元再納入,看看學生從中學習到的經驗與反饋為何?
  3. 藉由結構課程提升美感鑑賞能力:從「做中學」是學生體驗美感做直接的方式,學生在結構課程中需要運用到平面中習得的美感原理,至於怎樣運用到結構的表現上,或是從許多既有的現成物,如建築體、日常用品等的範例解說,這些建議未來都可以再融入到課程設計中擴展學生的視覺經驗與美感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