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美感的體驗是以感受生活當中的人事物所獲得,特別強調自然環境是體悟美感的最直接媒介,透過本課程使學生從認識自己的學習環境中的自然物開始,通過結合自然物與自畫像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官經驗。
在課程中,學生將從觀察與自己最親近的學習環境開始,探索周圍的自然物材料,如樹枝、樹葉、花朵等,並學習如何妥善地收集和運用這些材料。接著,他們將學習如何使用這些自然物材料製作畫筆,並將這些畫筆應用於自畫像的創作中。
這個課程將以沈浸式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在觀察、採集、製作畫筆和創作自畫像的過程中深度體驗美感。通過這樣的順序,學生將不僅僅是學習繪畫技巧,更是通過自然與藝術的融合,培養對美的敏感度和欣賞力,並且提升對自身環境和生活的感知和理解。
美感預期成果
- 使學生對於親近的自然環境有更深的認識。
- 使學生發現校園裡的自然物並體驗不同媒材及各種質感的運用。
- 使學生理解如何運用自製畫筆呈現點、線、面三種構成方法。
- 使學生更加了解自畫像的構圖方法及認識基本臉部輪廓及特徵。
- 使學生能對自己與同儕的作品進行評論及反思。
教師課後省思
在本次課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透過觀察與觸摸自然物,從身邊熟悉的環境出發,進一步將這些自然元素融入自畫像創作。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參與度與興趣較以往的繪畫課更高,可能是因為這種方式讓他們更有探索的自由,也更能親身體驗材料的質感與可能性。
這堂課讓教師更加體認到「感官體驗」對於學習的重要性。透過親手觸摸、感受與創作,學生對於「美感」的理解不再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經驗。在未來的課程中,我希望能加入更多元的自然材料,例如讓學生嘗試用石頭磨出的顏料,進一步延伸他們對自然與藝術的探索。在畫筆製作的環節,事先準備一些輔助材料,如膠帶或細繩,讓學生更容易固定筆頭,減少因技術困難而影響創作的流暢度。
當學生用自己製作的畫筆來創作自畫像時,過去習慣於標準筆刷的他們,開始思考如何運用不同的筆觸與材質表達自我。有些學生的畫筆筆觸較粗糙,呈現出強烈的個性,而有些則利用細小的樹葉筆刷,營造出柔和的層次感。
本課程的核心不只是學習繪畫,而是透過自然與藝術的融合,讓學生發掘美感、提升環境意識,並學會用新的方式表達自我。從中發現了,學生從「觀察者」變成「創造者」,這樣的過程也使教師從「引導者」變成「欣賞者」。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