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每年台灣燈會總是熱鬧非凡,除了有許多精采表演外,最吸睛的當然就是花燈秀。花燈炫爛五彩繽紛,其動態的表現更增添了趣味與可看性。其中動態構造製作,多以鐵絲凹折成ㄇ字型,中央扣鎖上一直向或曲線的鐵絲後,去帶動各部分動作。試想生活中的許多物品如長臂桌燈,也是以此方式去牽連產生動作。所以透過此單元,希望讓學生發現周遭物品中,藏有簡單ㄇ字型的構造,進而理解與運用。
本課程設計分為五個部分,先從日常生活物品中發現與拆解ㄇ字型構造,從中理解其意義與原理,再嘗試運用一個ㄇ型構造設計生活小物;接著實驗不同深度的ㄇ型表現出動作的差異性,最後練習多個ㄇ型構造,設計出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從觀察、理解一步步延伸於實驗與應用,透過課程,希望能確實地將美感素養融入到生活中。
美感預期成果
- 能觀察桌燈的長臂,將結果繪圖與紀錄後,思考與理解其構造的原理。
- 發現一個ㄇ型構造帶動動作的可能性,以理解生活相似物件構造。
- 實驗不同深度的ㄇ型構造,發現對動作表現的影響。
- 練習ㄇ型或直線互相聯動構造應用的可能性。
- 能培養自主蒐集統合資料的能力,並設計主題性的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
- 能依圖稿設計,運用凹折、組裝、繪圖等技巧,將ㄇ型構造生活物件模型完成。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對構造概念起初模糊不清,透過組裝與觀察長臂桌燈的過程中,發現確實能提升對構造概念的了解,此教學方法可用於其他課程中,以學生主動學習替代教師講述。
- 考慮到學生為初學,所以選擇較柔軟易操作的鋁線替代鐵絲,實際教學上確實比較好塑型,但完成作品後發現,鋁線的柔軟性卻會造成構造的不穩定,容易產生變形與位移的現象,或許可以再找其他的材料替代。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