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1. 透過鐵窗花設計,學習「構成」概念,並把設計成果以卡典西德孔版印染手法印製於帆布袋上,此課程設計—揹在身上「袋」著走。讓鐵窗花元素重返現實生活,不僅是住的美感,期許能擴散運用在食衣住行更寬廣的面向中。
2. 透過鐵窗花的記載文字、影音素材等多元閱讀探究,探索鐵窗花的人文歷史,及感受庶民藝術傳承中所承載的生命價值、意義與感動。本次議題融入的美感課程為首次操作,邀請該班的國文老師兼導師劉嘉怡老師合作協同教學,讓生命教育與閱讀素養議題有效融入,開創美感課程的跨域可能,串聯設計教育共成長。
美感預期成果
- 閱讀素養:鐵窗花閱讀摘要學習記錄單。
- 美感藝術:產出鐵窗花圖紋印染手提袋。
教師課後省思
過去美感課程並不要求議題融入。這次議題融入,讓我在思考課程的面向上,覺得有很多課程比例上的困惑。基本上,所有的美感與設計都涉及環境議題,只是直接與間接的問題而已。如果要拉大議題融入的課程比例,則和跨領域美感所強調的議題性就有重疊。如果只有在課程上簡單帶過,未帶領學生作深入探究,那麼強調議題性只是回應政策的需要。如果對美感的價值是信任的,那麼「美感本身就是議題」!
在課程設計方法,要把複雜的鐵窗花紋樣用卡典西德孔版印染的方式呈現在帆布袋上,學生在技術操作上確實有不少挑戰,因此拉長了課程。未來在設計成品的思考,應注意課程節數的問題。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