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Where is your finger?」調色任務,挑戰調出、辨別同色系中些微的差距,透過「把舊愛變永恆」儀式,把玩具鑲進同色系畫布中。
熱門閱讀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標籤 關鍵字 #許甄云
從零食包裝中了解色彩和口味之間想像的連結,並以純色紙膠帶再現包裝,從扁平的色塊了解色彩運用的方式。
運用構成的練習,讓學生瞭解選擇放置的方法,能讓視覺畫面變得舒服並具有美的存在。
以質感巧克力球的製作,引領學生嘗試不同質感的感受,觸覺及味覺的體驗。
何謂結構? 透做手做過程認識紙張,學生會用瓦楞紙製作卡榫、做出想要的造型結構
手做樹枝筆,學生須找出一個適合手握的粗細比例造型、且能展現出樹枝特色。
從象形文字到表情符號入手,認識中文書法字體的演變及各各字體的特色。
以水墨為媒材,透過剪貼方式,依照顏色深淺構成旗津印象作品,加上題字的位置選擇,完成色塊輕重與文字的構成。
構造與比例是餐具製作關鍵要點,引導學生欣賞並發現餐具會依設計而有不同使用感受,並親手做出適合自己的餐具。
帶領學生製作餐具,需留意握柄的胖瘦長短等比例問題及整體外型的視覺美感。
課程設計「一道有故事的料理食譜」為主,讓學生運用所學完成版面構成的作品。
以色彩的辨識度為主軸,從品牌logo及動漫人物,練習找出對象物色彩辨識度的能力。
以把重複多數個的單一單元形如何來構成為主要練習,了解原來美不需要複雜內容。
分析條紋粗細、間距、及色彩搭配造成的視覺效果,以毛線編織條紋杯墊,讓條紋之美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