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AADE Project Documentary English subtitles
熱門閱讀
2024/06/13 ➤打破視覺先決的慣性感受方式,以「路上觀察學」角度,帶領學生們走訪高雄美術館,透過聽覺來感受環境、搜集環境音,最後透過寫詩創作方式,呈現自己內在的聲音。
2024/06/13 ➤來自新北市石碇高中、教授美術課程的蘇郁涵老師,與輔導老師、國文老師組成課程設計小組,透過議題式閱讀、情緒測量與藝術創作,在認識自己的情緒同時找到情緒的出口。
「美感智能閱讀計畫」——《安妮新聞》希望以此與眾不同的報紙,「閱讀」可以是件很有趣的事。
本指南將從報紙參與教育和美感教育,以及報紙本身的內容設計等各層面詳細介紹《安妮新聞》與美感智能閱讀。
本工作書將從報紙參與教育和美感教育,以及報紙本身的內容設計等各層面詳細介紹《安妮新聞》與美感智能閱讀。
本工作書將從報紙參與教育和美感教育,以及報紙本身的內容設計等各層面詳細介紹《安妮新聞》與美感智能閱讀。
本工作書將從報紙參與教育和美感教育,以及報紙本身的內容設計等各層面詳細介紹《安妮新聞》與美感智能閱讀。
本工作書將從報紙參與教育和美感教育,以及報紙本身的內容設計等各層面詳細介紹《安妮新聞》與美感智能閱讀。
《夏季特刊》以「探險(exploration)」為題,希望透過不同題目的指引,帶動讀者對各種新事物的好奇。
《冬季特刊》以「節慶」為題,希望透過不同題目的指引,帶領讀者一起探索節慶的文化與豐富內涵。
過去已發行17期的《安妮新聞》,本次為特刊形式出版,規格增為16頁,並以「聆聽」作為主題。「好好聆聽」要用的不只是耳朵,本期「聆聽特刊」不分年齡,歡迎你和孩子們一起翻閱,細細地、專注地感受自己和這個世界。
本書的編輯目標,在於拓展讀者對「美」的經驗,培養對「美」的品味,以及鼓勵讀者養成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並將美感品味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
在美感計畫裡,希望讓「美感有感」。我們希望美感教育是一種「看得見的智慧」,是「看得見的美德、看得見的同理心。」
歷程不是一種寫死的指南,它是一些預先的準備與思考;既包含感性的覺知,也必須回到某個理性的狀態裡。
以整體視野的美學推廣開始,與第四期共同呈現美感教育的完整觀點。整理國際論壇中的分享精華,對應遍佈臺灣各地的美感教育課程精選教案。
內容強調美感的推廣實踐,與第三期共同呈現美感教育的完整觀點。美感教育在往下扎根的同時,也同時往外開創新局。
設計存在生活中的每一面,發展出各個不同面向,卻又建立在共同的基本核心價值。本期企圖呈現基本設計的各個剪影。
本期企圖越過所有領域,探尋如何「自主學習」。內容上以三個單元呈現,包括學習的培力、工具與資源,以及現場與經驗。
藉由各方邀稿與分享,一起描繪我們的想望:在當代的教育體制內,我們要「創造改變」。
美感教育的師生教學環境,以共創共學為經,誘發孩子們感受與體驗力為緯,呈現各個面向的多元繽紛圖像。
回顧十年來的美感教育足跡,於112年10月舉辦 2023年美感教育課程與教學成果展―「生活中的每一課:扎根、跨域、創新」,記錄了課程開發過程與優秀成果、教師們的經驗交流,以及美感教育如何經緯並行地持續發展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