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設計養成態度、概念,貫穿學科、生活。觀察、理解、追尋自我。團隊共創主題(註),設計思考引導觀察、整理,創造力成長。培養好奇心,成為終身學習者。(註:某種水果名稱於團隊共創後填入。)
熱門閱讀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標籤 關鍵字 #高中基本設計
基本設計養成態度、概念,貫穿學科、生活。觀察、理解、追尋自我。團隊共創主題(註),設計思考引導觀察、整理,創造力成長。培養好奇心,成為終身學習者。(註:某種水果名稱於團隊共創後填入。)
跨班選修,強調設計思考流程,解析問題,尋找解決方式。不只追求美感,著重學習歷程與多元作品呈現。影音資源展示優質設計範例,培養設計敏銳度,提升生活品質,普及設計知識。
2023/09/28 ➤來自中山女中的曉鵑老師,從五感體驗、工具測量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一場理性與感性不斷交織的課程體驗。
2023/09/28 ➤ 以博物館學的角度,帶領學生實際觀察、踏查南港區的風景,將在地觀察轉化為文創商品,最終成為對生活有感的開端。
2023/09/28 ➤ 期待學生將觀察「比例」落實至日常生活,訓練比例之眼的同時也破解迷思,讓美感內化為可以應用的生活方式。
2023/09/28 ➤ 引導學生將美感應用到生活、設計出實用性成品,希望讓美感成為「帶著走」的生活態度,進而達到「共好」的精神。